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乡子.西溪梦隐图,为秋縠题》
《南乡子.西溪梦隐图,为秋縠题》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词  词牌: 南乡子

结屋僧寮九曲回通第二桥。

芦叶著花秋在水,萧萧。月作云流雪是潮。

清福几能消。波浅烟深雁影撩。

梦醒不知天与水,寥寥。三两疏星挂柳梢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第二(dì èr)的意思:指在某个排名或顺序中,位列第二。

结屋(jié wū)的意思:指人们聚集在一起,共同修建房屋。比喻众人合力共同完成一项工作或实现一个目标。

九曲(jiǔ qǔ)的意思: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两疏(liǎng shū)的意思:两者之间的关系疏远,彼此之间缺乏联系或交往。

寥寥(liáo liáo)的意思:形容数量极少或非常稀少。

柳梢(liǔ shāo)的意思:指眼睛的角膜和眼白的交接处,也用来形容眼睛明亮有神。

清福(qīng fú)的意思:指清贫而福禄充盈的生活状态。

三两(sān liǎng)的意思:指数量不多,大约是三到五个。

僧寮(sēng liáo)的意思:僧人的寺庙。

疏星(shū xīng)的意思:形容星星稀疏,不密集。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西溪梦隐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之美与内心之静巧妙融合。

首句“结屋傍僧寮”,开篇即点明了环境的幽静与禅意的氛围,仿佛一座小屋依偎在僧舍旁,远离尘嚣,自成一派清幽。接着,“九曲回通第二桥”描绘出溪流曲折蜿蜒,桥梁连接着两岸,营造出一种曲径通幽的意境,引人遐想。

“芦叶著花秋在水,萧萧”两句,通过芦苇的叶子与花朵映衬出秋天的气息,水面上泛起的萧瑟之声,既渲染了季节的变换,也暗示了环境的宁静与和谐。月光如流水般倾泻,与潮水相映成趣,形成一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画面,展现出自然界的美妙与神秘。

“清福几能消”一句,表达了对这种清静生活的向往与珍惜,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愁,似乎在感叹时光易逝,美好难留。接下来,“波浅烟深雁影撩”描绘了水面波光粼粼,烟雾缭绕,大雁掠过,留下轻盈的身影,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美。

“梦醒不知天与水,寥寥”两句,以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梦中的世界与真实的天地融为一体,让人难以分辨,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心灵自由的境界。最后,“三两疏星挂柳梢”以寥寥数语勾勒出夜空中的星辰与岸边的柳树,将画面定格在一片宁静与和谐之中,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作者对宁静生活与自然美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冬郊

荒草冈头牧笛,急舂屋角吹烟。

短景做催冬日,微暖号小春天。

(0)

千叶石榴·其二

谁家巧妇为花谋,针线残零细意收。

不管生红难熨贴,从教百皱缀枝头。

(0)

清处为书记曾鲁卿作

小竹聊须长,闲花懒复栽。

泉声洗歌吹,云气障尘埃。

籁静初香袅,琴横月上来。

有时闻警露,梦觉自蓬莱。

(0)

次韵答公美二首·其二

四至长沙熟物情,留题胜处记吾曾。

三生会是湖湘客,一钵浑如云水僧。

赢得身轻閒有味,尽从人笑老无能。

如君应饱田园乐,犹道啼饥有怨憎。

(0)

烛影摇红.雪楼得次子,行台时治金陵

郢雪歌高,天教鹤子参鸣和。

薰风旌节瑞华□,光动垂弧左。早是烟楼撞破。

更明珠、重添一颗。镜容中夜,摩顶欣然,石麟天堕。

未羡眉山,两峰儿子中峰我。

推贤世世珥金貂,何况阴功大。欲写弄獐书贺。

愧无功、难消玉果。摩挲老眼,曾识英雄,试啼则个。

(0)

步月·其二

盈盈当春月,含情隔幽棂。

好怀不自制,起坐可一庭。

娟娟吐微云,迢迢映华星。

不寝步芳阴,裴回惜娉娉。

百虫未敢怨,卉木正葱青。

馀光散草露,乃复似秋萤。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