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出山(chū shān)的意思:离开山林,进入社会活动;指人从隐居状态中走出来,重新投入社会。
霏红(fēi hóng)的意思:形容烟雾、云雾等红色的景象。
霏霏(fēi fēi)的意思:形容烟雾、云气等密集而纷杂。
红雨(hóng yǔ)的意思:形容战场上鲜血直流,流血成河。
空教(kōng jiào)的意思:指没有人教、没有人指导或没有人教训的状态。
平地(píng dì)的意思:平地指的是没有任何障碍物或困难的地方,也可以指事情顺利进行或人处境安稳。
武陵(wǔ líng)的意思:指能武能文、兼具武艺和文化修养的人。
仙源(xiān yuán)的意思:指仙人的来源或仙人的故乡。比喻高尚的品质、智慧或美好事物的源头。
直至(zhí zhì)的意思:一直到;一直达到某个时间或状态。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中直(zhōng zhí)的意思:直中有曲,中正不阿。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神秘与浪漫色彩的画面。诗人以“霏霏红雨落清浔”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如梦似幻的世界。红雨飘落于清澈的水边,不仅渲染了画面的视觉效果,也暗示着某种不寻常的氛围。接着,“流出山中直至今”,诗人通过这一句,将自然界的流动与时间的流逝巧妙结合,仿佛那红雨从山中流淌而出,穿越时空,直至今日,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轨迹和生命力。
接下来的两句,“休道仙源在平地,空教人向武陵寻。”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似乎在说,真正的仙境并不在于人们常去的平地,而是在于内心深处对美好、神秘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这里的“武陵”,借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典故,象征着理想中的避世桃源。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的思考,以及对那种超越世俗、纯净美好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隐喻,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引导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反思自我,寻找内心的宁静与理想的生活状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去国行
呜呼济艰乏才兮,儒冠容容。
佞头不斩兮,侠剑无功。
君恩友仇两未报,死于贼手毋乃非英雄。
割慈忍泪出国门,掉头不顾吾其东。
东方古称君子国,种族文教咸我同。
尔来封狼逐逐磨齿瞰西北,唇齿患难尤相通。
大陆山河若破碎,巢覆完卵难为功。
我来欲作秦廷七日哭,大邦犹幸非宋聋。
却读东史说东故,卅年前事将毋同。
城狐社鼠积威福,王室蠢蠢如赘痈。
浮云蔽日不可扫,坐令蝼蚁食应龙。
可怜志士死社稷,前仆后起形影从。
一夫敢射百决拾,水户萨长之间流血成川红。
尔来明治新政耀大地,驾欧凌美气葱茏。
旁人闻歌岂闻哭,此乃百千志士头颅血泪回苍穹。
吁嗟乎!男儿三十无奇功,誓把区区七尺还天公。
不幸则为僧月照,幸则为南洲翁。
不然高山蒲生象山松荫之间占一席,守此松筠涉严冬,坐待春回终当有东风。
吁嗟乎!古人往矣不可见,山高水深闻古踪。
潇潇风雨满天地,飘然一身如转蓬,披发长啸览太空。
前路蓬山一万重,掉头不顾吾其东。
《去国行》【清·梁启超】呜呼济艰乏才兮,儒冠容容。佞头不斩兮,侠剑无功。君恩友仇两未报,死于贼手毋乃非英雄。割慈忍泪出国门,掉头不顾吾其东。东方古称君子国,种族文教咸我同。尔来封狼逐逐磨齿瞰西北,唇齿患难尤相通。大陆山河若破碎,巢覆完卵难为功。我来欲作秦廷七日哭,大邦犹幸非宋聋。却读东史说东故,卅年前事将毋同。城狐社鼠积威福,王室蠢蠢如赘痈。浮云蔽日不可扫,坐令蝼蚁食应龙。可怜志士死社稷,前仆后起形影从。一夫敢射百决拾,水户萨长之间流血成川红。尔来明治新政耀大地,驾欧凌美气葱茏。旁人闻歌岂闻哭,此乃百千志士头颅血泪回苍穹。吁嗟乎!男儿三十无奇功,誓把区区七尺还天公。不幸则为僧月照,幸则为南洲翁。不然高山蒲生象山松荫之间占一席,守此松筠涉严冬,坐待春回终当有东风。吁嗟乎!古人往矣不可见,山高水深闻古踪。潇潇风雨满天地,飘然一身如转蓬,披发长啸览太空。前路蓬山一万重,掉头不顾吾其东。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2967c68b8a286181.html
采桑子.正月二十日从吴天石处获读纬云弟京邸春词因和其韵声情拉杂百感风生一夕遂得十首不自知其所云也·其四
早年丧乱曾尝过,复壁为佣。
城旦为舂,儿女宵啼贼火红。
回头三十年前事,笺恳天公。
衰鬓如蓬,莫遣咸阳又举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