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柳絮(liǔ xù)的意思:柳絮指的是柳树开花后飞舞的细小棉絮,比喻言语或文字飘忽不定,难以捉摸,也形容人的情绪或行为反复无常。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夜来(yè lái)的意思:夜晚到来;指在夜间发生或到达。
作梅(zuò méi)的意思:指人们学习他人的优点或经验,并加以吸收和应用。
- 鉴赏
这首诗《十六日夜戏书》由金末元初时期的诗人李俊民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感悟和内心情感的流露。
首句“贪作梅花梦”,以“贪”字开篇,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仿佛沉醉于梅花的梦境之中,无法自拔。梅花在诗人心中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观,更寄托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次句“都忘柳絮禅”,则将思绪从梅花转至柳絮,这里的“禅”字并非指宗教意义上的禅宗,而是借指一种超脱、淡然的心境。诗人似乎在感叹,自己在欣赏梅花时,连带着对柳絮的禅意也一并忘记了,突显出他沉浸在梅花之美的状态,心无旁骛。
接下来,“可怜人与月,不似夜来圆”,诗人将目光转向了月亮,与前两句形成对比。这里“可怜”二字,既是对月亮的怜惜,也是对自己未能完全沉浸于自然之美的遗憾。诗人发现,此时的月亮并不如昨晚那般圆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个人情感的变化,引发了一种淡淡的失落感。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柳絮、月亮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层次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重阳太守招登东山以腹疾不能赴
卧对佳辰两鬓斑,幽忧深闭屋三间。
芎能去湿方摩腹,菊可延龄少慰颜。
骨瘦免教先落帽,酒行无分作颓山。
摇知太守登高处,座客诗成烛影闲。
学山野烧异常登高望泮宫如在火池中间泮师率诸生救之下至齑浆饮食悉以投火久而扑灭护持一学固有功然不豫除草莽绝火路亦其过也戏为赋之
传道官颇清,防患计微拙。
学宫墙外草,十里望不绝。
芟除失豫备,滋蔓久盘结。
野烧因风起,四垣俱烈烈。
堂上帘低垂,飞灰如落雪。
夭矫逼檐槛,流熛向门闑。
何但光孔圣,亦已照十哲。
诸生固猝猝,矩步未敢越。
相与望而畏,鹿骇惊鸥决。
似闻先生窘,书簏自提挈。
倾盆浆一空,戛釜羹亦竭。
势过万舆薪,杯水谩毫末。
颇欲伏忠信,石壁验庄列。
顾兹烟烬高,难试肤与发。
护持终有物,远近同扑灭。
趋凉寻木阴,气定始焦渴。
三日冷官门,炙手犹可热。
先生听我言,事细不堪忽。
徙薪与去草,此理同一辙。
勿谓草今无,火过茅已茁。
《学山野烧异常登高望泮宫如在火池中间泮师率诸生救之下至齑浆饮食悉以投火久而扑灭护持一学固有功然不豫除草莽绝火路亦其过也戏为赋之》【宋·郑刚中】传道官颇清,防患计微拙。学宫墙外草,十里望不绝。芟除失豫备,滋蔓久盘结。野烧因风起,四垣俱烈烈。堂上帘低垂,飞灰如落雪。夭矫逼檐槛,流熛向门闑。何但光孔圣,亦已照十哲。诸生固猝猝,矩步未敢越。相与望而畏,鹿骇惊鸥决。似闻先生窘,书簏自提挈。倾盆浆一空,戛釜羹亦竭。势过万舆薪,杯水谩毫末。颇欲伏忠信,石壁验庄列。顾兹烟烬高,难试肤与发。护持终有物,远近同扑灭。趋凉寻木阴,气定始焦渴。三日冷官门,炙手犹可热。先生听我言,事细不堪忽。徙薪与去草,此理同一辙。勿谓草今无,火过茅已茁。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7867c6c2b9437b0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