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蜀年为客,居山石作邻。
开户藤花落,多浮茗碗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老的诗人,其生活充满了静谧与深思。"于今祇老身,从昔少埃尘",开篇即道出了诗人历经岁月洗礼后的淡泊心境,仿佛已超脱了世俗的纷扰,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失蜀年为客,居山石作邻",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游历生涯和隐居生活,他曾在蜀地漂泊多年,如今选择与山石为伴,过着宁静的生活。
"南游宗竺法,西语问巴人",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佛法的追求和对不同文化的探索。他不仅在南方参访佛教圣地,还向西部的巴人询问,显示出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多元文化的尊重。
最后两句"开户藤花落,多浮茗碗春",以自然景象收尾,生动描绘了诗人打开窗户,藤花飘落的场景,以及他悠闲地品茗,享受春日之美的画面。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闲适生活,也暗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敏感感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精神世界,表达了对自然、文化、生活的深刻感悟,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内心平静的精神风貌。
儿孙闲弄雪霜髯,浪飐南山影入檐。
卧稳篷舟龟作枕,病来茅舍网为帘。
值春游子怜莼滑,通蜀行人说鲙甜。
数尺寒丝一竿竹,岂知浮世有猜嫌。
辙迹光西崦,勋庸纪北燕。
何如万方会,颂德九门前。
灼灼临黄道,迢迢入紫烟。
仙盘正下露,高柱欲承天。
山类丛云起,珠疑大火悬。
声流尘作劫,业固海成田。
帝泽倾尧酒,宸歌掩舜弦。
欣逢下生日,还睹上皇年。
大唐造昌运,品物荷时成。
乘秋逢令节,锡宴欢群情。
俯临秦山川,高会汉公卿。
未追赤松子,且泛黄菊英。
赓歌圣人作,海内同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