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啼溪雾冷,岳色草门连。
折叶覆松室,开池引涧泉。
这是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卜择幽居地"表明诗人在寻找一个偏僻安静的地方定居,而"天台更莫言"则是说即便是在人们心目中著名的仙境天台,也不必多提,暗示诗人所选之地胜过天台。
接下来的两句"猿啼溪雾冷,岳色草门连"生动描绘了隐居地的自然景象。猿啼即猕猴鸣叫,溪水被山雾围绕显得格外清冷,而远处高山上的草色与家门相连,营造出一幅野趣盎然的图画。
"折叶覆松室,开池引涧泉"则进一步描写了诗人在自然中巧妙地融入和利用自然资源建造生活空间。折下树叶铺设在简陋的松木小屋上,而池塘和引导山间清泉的设计,显示出诗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最后两句"已甘休万事,采蕨度残年"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已甘休万事"意味着诗人对世俗纷争已经心满意足地放下,而"采蕨度残年"则是说诗人计划在剩余的岁月里,以采集山中蕨类植物为食,安贫乐道地度过后半生。这样的生活状态充满了超脱尘世、归隐自然的志趣和情操。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好、宁静生活的深切向往,以及对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