仄步下危曲,攀枯闻孀啼。
岸童斸棘劳,语言多悲悽。
白圭(bái guī)的意思:指白色的玉石,比喻品质高尚、纯洁无瑕。
白波(bái bō)的意思:指白色的波浪,比喻虚浮的事物或虚假的言辞。
宝镜(bǎo jìng)的意思:比喻正直无私,能够反映真实情况的人或事物。
边道(biān dào)的意思:指不正当的手段或迂回的方法。
痴坐(chī zuò)的意思:指因过度悲伤或思考而久坐不动。
洛阳(luò yáng)的意思:指文化名人或作品在洛阳特别受到重视和推崇。
明明(míng míng)的意思:显而易见;明明白白地
前溪(qián xī)的意思:形容事物发展到临界点或关键时刻。
青瑶(qīng yáo)的意思:形容美女的容貌晶莹剔透。
生白(shēng bái)的意思:指人刻意装作不懂或不知道,故意掩饰自己的知识或能力。
视听(shì tīng)的意思:指对事物的观察和听觉的感知能力。
失踪(shī zōng)的意思:指人突然消失不见或失去联系的状态。
霜芬(shuāng fēn)的意思:形容白霜覆盖的样子。
素冰(sù bīng)的意思:指人心纯洁无私,不受外界诱惑或干扰。
微茫(wēi máng)的意思:形容事物微小模糊,难以辨认或理解。
物物(wù wù)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繁多,琐碎不断。
消歇(xiāo xiē)的意思:形容声音渐渐消失,消散无踪。
行失(xíng shī)的意思:指行动或事情失去了正确的方向,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语言(yǔ yán)的意思:形容说话无聊、无意义。
仄步(zè bù)的意思:指行走时小心翼翼、小心翼翼地走路。
直视(zhí shì)的意思:直接地、毫不回避地看着对方。
踪蹊(zōng qī)的意思:踪迹或痕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洛阳岸边的静谧景象。"洛阳岸边道,孟氏庄前溪"一句直接将读者带入了诗人所处的环境。这里的“道”与“溪”并列,既指出了地理位置,也勾勒出一种静寂的氛围。
接下来的"舟行素冰折,声作青瑶嘶"描述了船只在结冰的河面上移动时发出的声音,如同青玉破碎的声音,这不仅形象地描绘出了冬日的严寒,也通过“嘶”字传达出一种裂帛之声,使人耳目一新。
"绿水结绿玉,白波生白圭"则是对冰河景色的进一步描写。这里的“绿玉”与“白圭”都是用来形容冰的,它们不仅指出了冰的颜色,也使人联想到其坚硬无比,如宝石一般。
"明明宝镜中,物物天照齐"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将河面比作一面明亮的宝镜,每一个景物都映照得清晰而完整,这里的“明明”与“物物”重复使用,增添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仄步下危曲,攀枯闻孀啼"则描绘了诗人在崎岖不平的小路上行走时的景象。这里的“仄步”和“攀枯”都表现出一种艰难和小心翼翼,而“孀啼”则是对鸟鸣声的形容,通过这些细节,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严寒冬日中所体验到的孤独与静谧。
"霜芬稍消歇,凝景微茫齐"这句则是对冬日景色的进一步描绘。这里的“霜芬”指的是冰凌,而“凝景”则是说诗人凝视着眼前的风景,这里的“微茫”字眼传达出一种难以言说的朦胧美感。
"痴坐直视听,戆行失踪蹊"表达了诗人在自然界中忘我之境。这里的“痴坐”与“直视听”都表现出了诗人的专注和沉醉,而“戆行失踪蹊”则是对这种状态下行动时所呈现出的不经意间的迷茫感。
最后,“岸童斸棘劳,语言多悲悽”则是对周围环境中孩童劳作景象的描写。这里的“岸童”、“斸棘”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而“语言多悲悽”则透露出一种对于童年劳作命运的哀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美好境界,同时也流露出了诗人对于生活中不幸儿童命运的同情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