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将数行泪,重至郑公乡。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挽 桂 林 戴 别 乘 敦 常 宋 /林 光 朝 杖 履 何 年 别 ,杉 松 古 道 旁 。城 山 秋 月 尽 ,南 岭 暮 云 长 。古 调 愁 难 合 ,孤 根 幸 勿 伤 。欲 将 数 行 泪 ,重 至 郑 公 乡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孤根(gū gēn)的意思:指事物独立存在,没有依靠或支持。
古调(gǔ diào)的意思:指古代的音乐、曲调、文学风格等,也用来形容古老的风格、气息。
古道(gǔ dào)的意思:指古代的道路,也表示古老的道路或传统。
南岭(nán lǐng)的意思:指南方山岭,泛指南方。
秋月(qiū yuè)的意思:指秋天的月亮,也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
杉松(shān sōng)的意思:指人品高尚、言行正直,像杉木一样坚定不移。
月尽(yuè jìn)的意思:指月亮快要落下或消失的时候。
杖屦(zhàng jù)的意思:指代老年人的步履缓慢,需要拄着拐杖行走。
郑公乡(zhèng gōng xiāng)的意思:郑公乡是指人们对于忠诚、正直、公正的称赞,也用来形容人品高尚、行为正直的人。
- 注释
- 杖屦:手杖和鞋子。
别:分别。
杉松古道:古老的杉松小路。
城山:城中的山。
秋月:秋天的月亮。
暮云:傍晚的云彩。
古调:古老的曲调。
愁难合:忧愁难以平息。
孤根:孤独的根系。
郑公乡:郑公的故乡。
- 翻译
- 不知何时与手杖和鞋子分别,它们留在了古老的杉松道旁。
城中的山峦在秋天的月光下显得空寂,南边的山岭暮色漫长。
古老的曲调难以抚平心中的忧愁,希望孤独的根系能得到保全。
我想要倾诉几行泪水,再次回到郑公的故乡。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光朝为悼念好友桂林戴别乘敦常而作,表达了深深的哀思和怀念之情。首句“杖屦何年别”,以询问的方式回忆两人分别的情景,杖履相伴,时光流转,暗示了别离之久远。次句“杉松古道旁”描绘了他们曾经走过的道路,杉松挺立,象征着友谊的坚韧与长久。
“城山秋月尽,南岭暮云长”两句,通过秋月和暮云的意象,渲染出一种凄凉而深远的氛围,暗示了戴别乘的离世如同秋天的月落和南岭的长云,让人感到无尽的哀伤。诗人感叹时光无情,月落云长,友人已逝。
“古调愁难合,孤根幸勿伤”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哀悼和对亡者灵魂的祝愿,希望他能在另一个世界安息,勿受伤害。“古调”暗指朋友的音容笑貌,如今只能在回忆中追寻,难以再合奏。
最后,“欲将数行泪,重至郑公乡”直抒胸臆,诗人欲将满腔悲痛化作泪水,再次回到戴别乘生活过的地方,寄托哀思,表达了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无尽的哀痛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亡者的深切悼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昼锦堂.题孔释抱送图贺司农公举第二子
记得前时,曾歌五福,画堂争献犀钱。
已觉兰芽长就,小步阶前。
此会凤雏重入抱,他年双璧好齐肩。
谁相送,头角非常,石麟飞下遥天。奇焉。
西竺氏,东家老,慈云圣泽绵绵。
一样文章智慧,孰后谁先。
蕊渊见说珠还孕,蓝田又报玉生烟。
真堪庆,岂但徐卿二子,名位轰然。
传言玉女.徐健庵编修生日
花扑春缸,满座香浮竹叶。君家兄弟,较河东无别。
襟期磊落,只有文章心热。朝回无事,弄吟风月。
锁院抡才,奏湘灵、总人杰。九方一顾,把马群空绝。
劝尽此觞,难得早梅如雪。况逢长至,长年时节。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