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疑摩诘赘,未信洞宾疏。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乘虚(chéng xū)的意思:利用对方的虚弱或疏忽,进行攻击或取得优势。
佛书(fó shū)的意思:指一部充满智慧和道德教诲的书籍,也可用来形容某人的言行举止充满智慧和慈悲。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化融(huà róng)的意思:指两种或多种不同的事物融合在一起,相互交融,互相影响。
明主(míng zhǔ)的意思:指明智、明理的统治者或领导者。
摩诘(mó jié)的意思:摩诘是一个佛教词语,指的是修行者通过苦行和修炼来摧毁自我,达到解脱的境界。
神明(shén míng)的意思:指神灵或神仙,也可用来形容非凡的智慧或超凡的能力。
思仙(sī xiān)的意思:思念仙人,形容对仙境的向往和思念之情。
惜气(xī qì)的意思:指节约用钱或节省用力,不浪费资源。
仙伎(xiān jì)的意思:指仙人的技艺或表演,形容技艺高超、出类拔萃。
心理(xīn lǐ)的意思:指人的心境、思想、情感等方面的活动和状态。
因心(yīn xīn)的意思:因为内心的原因;出于内心的愿望或意愿。
造化(zào huà)的意思:指人事物的变化或转变,特指突然发生的变故或意外情况。
主宰(zhǔ zǎi)的意思:指掌握或控制某事物的权力和能力。
- 鉴赏
这首诗《偶成(其二)》由宋代诗人韩淲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内心修养与自然宇宙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首句“惜气思仙伎,因心理佛书”,诗人以“惜气”开篇,表达了对修炼内气、追求长生不老之术的向往,同时又因内心寻求宁静而阅读佛教经典,展现了对精神层面追求的双重探索。
接着,“心安何所觉,气积本乘虚”,诗人进一步阐述了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物质的积累之间的关系。心安则无外在感知,气的积累源于内在的虚空,强调了心灵状态对个体体验的重要性。
“造化融成后,神明主宰初”,这两句揭示了自然法则与神明意志的融合,意味着在万物生成之后,神明成为宇宙秩序的主宰。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哲学思考,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层次探讨。
“纵疑摩诘赘,未信洞宾疏”,最后两句以典故入诗,引用唐代诗人王维(摩诘)和传说中的道士吕洞宾,表达了对传统智慧的尊重与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诗人虽有所怀疑,但并未完全否定这些思想,体现了对多元文化与哲学观点的包容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内心世界与宇宙自然的深刻洞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精神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考,具有浓厚的哲理意味和深远的艺术感染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