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八咏·其七杨惠之维摩像》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河中八咏(其七)》由金代诗人赵秉文所作,通过对杨惠之维摩像的描绘与反思,展现了深刻的哲理与艺术感悟。
“一默传心已失机”,开篇即以“一默”点出维摩诘形象的静默与深邃,暗示了其内在精神的传达超越了表面的形式,暗含着对直接表象的超越与对内在精神的追求。然而,“已失机”三字则透露出一种遗憾,似乎在说,尽管维摩诘的形象已经达到了某种境界,但仍然未能完全捕捉到其内在精髓,留下了一丝遗憾。
“更求形似转成痴”,进一步强调了对形式的过分追求可能导致的误解与迷失。在艺术创作或理解中,过于执着于外在的形态与表现,往往会忽视了更为重要的内在精神与本质,从而陷入一种看似执着实则空洞的状态。
“至今遗像兀不语,犹似当初问法时”,将维摩诘的雕像与他初问佛法时的状态相联系,通过对比,突出了雕像虽静默无言,却仿佛能传递出深沉的智慧与教诲,如同当年的问法一样,引人深思。这种静默的力量,不仅体现在物理上的沉默,更在于其蕴含的深刻哲理和精神启示,能够跨越时空,触动人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杨惠之维摩像的描绘,探讨了艺术创作与理解中的深层问题——如何在追求形式的同时,不失去对内在精神的把握与传达。它提醒人们,在面对艺术作品时,不应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欣赏上,而应深入其中,去感受和领悟其背后蕴含的深刻意义与智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