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得一声似,旷若意已通。
吾未忘吾手,焉令诸有空。
乳泉滴幽洞,箐木含远风。
得一(dé yī)的意思:得到一件宝贵的东西或成功的机会。
鼓琴(gǔ qín)的意思:指用手指或器物敲击琴弦,比喻引导、激发或推动别人做某事。
乳泉(rǔ quán)的意思:指乳汁流泉,形容产奶丰富。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束发(shù fà)的意思:将头发束起来,不散乱。
天然(tiān rán)的意思:指自然形成,没有经过人工加工或改变的。
无穷(wú qióng)的意思:没有尽头,无限。
至音(zhì yīn)的意思:指言辞至理,音韵优美。
只在(zhī zài)的意思:只存在于;只发生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地点或情况下
诸有(zhū yǒu)的意思:指众多的事物或者人,表示多种多样、各不相同。
这首诗《弹琴杂诗(其二)》由清代诗人张梁所作,通过描绘弹琴的过程和体验,展现了诗人对音乐艺术的深刻感悟与追求。
诗的开篇“束发好鼓琴,自谓甚易工”,以“束发”这一青少年时期的形象,表达了诗人自小便对音乐抱有浓厚的兴趣和热爱,认为弹琴是一件容易掌握的艺术技能。接下来,“初得一声似,旷若意已通”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初学时的体验,仿佛在琴声中找到了某种共鸣,心灵得到了释放和沟通。
随后,“学之既十年,兹理弥无穷”表明诗人经过十年的不懈学习,对音乐的理解更加深入,发现其中的道理无穷无尽,充满了探索的乐趣。诗人强调“吾未忘吾手,焉令诸有空”,表达了自己对技艺的执着追求,不会因为任何困难而放弃,同时也提醒自己要不断充实自我,不让任何知识或技能变得空洞无物。
最后,“乳泉滴幽洞,箐木含远风”运用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音乐的美妙,仿佛泉水从幽深的洞穴中缓缓流出,树木间蕴含着远方的微风,形象地描绘出音乐如同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而“至音非可求,只在天然中”则点明了真正的音乐之美在于自然流露,无法刻意追求,它存在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弹琴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音乐艺术的深刻理解和追求,以及对生活自然美的感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对艺术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