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叉心,菩萨面。
动则云翻大野鬼悉惧闻,静则练绕长溪人皆喜见。
大野(dà yě)的意思:大野指的是广阔的原野或荒野,也可引申为没有人烟或人迹罕至的地方。
里外(lǐ wài)的意思:指内外两个方面,从内到外或从外到内。
灵验(líng yàn)的意思:指事物预言或预测的准确和有效。
迷魂(mí hún)的意思:指迷惑人心,使人迷失方向或迷惑不解。
菩萨(pú sà)的意思:指佛教中的菩萨,也用来形容心地善良、慈悲为怀的人。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外学(wài xué)的意思:
(1).指太学以外的学校。《宋史·哲宗纪一》:“詔 大寧郡王 以下出就外学。”《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崇宁元年》:“甲戌,詔天下兴学贡士,建外学於国南。”
(2). 东汉 儒生以“六经”为外学。《资治通鉴·汉顺帝永和二年》:“ 扶风 田弱 荐同郡 法真 博通内、外学,隐居不仕,宜加衮职。” 胡三省 注:“ 东都 诸儒以‘七纬’为内学,‘六经’为外学。”
(3).佛教指佛经以外的典籍为外学。 唐 鲍溶 《送僧东游》诗:“风流 东晋 后,外学入僧家。独唱 郢中 雪,还游天际霞。” 宋 王禹偁 《左街僧录通惠大师文集序》:“释子谓佛书为内典,调儒书为外学。”《四库全书简明目录·集部四·<柳塘外集>四卷》:“ 宋 释 道璨 撰。以别有语録,故名外集。 释 氏以佛典为内学,以儒书为外学也。”参见“ 内学 ”。
野鬼(yě guǐ)的意思:指行为粗野或凶恶的人。
一道(yī dào)的意思:指同一方向或同时发生的事物。
菩萨面(pú sà miàn)的意思:形容人的脸上表情严肃庄重,像佛菩萨一样慈祥庄重。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神秘而奇特的形象——夜叉心与菩萨面的结合。夜叉通常象征着威猛和震慑力,而菩萨则代表慈悲和祥和。诗人通过对比动时的震撼场景(云翻大野,鬼悉惧闻),与静时的宁静美好(练绕长溪,人皆喜见),展现了这个形象的双重特性。
"迷魂咒"暗示了其神秘力量,即使远在千里之外,能修行此咒的人也能感受到其灵验。整体上,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刻画了一个既令人敬畏又引人向往的神秘角色,体现了佛教中超越世俗的智慧和力量。释妙伦作为宋代僧人,通过这样的赞词,可能是在赞美真如靖老的内在修为和佛法影响。
悠悠层山云,断兮仍复续。
离离双岸草,变兮且兼绿。
如何苦雪霜,后凋蠹松竹。
松竹有节操,雪霜无伎俩。
敢折岁寒枝,赠君作嘉赏。
行行天地间,清风在谁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