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怀蒲衣弟》
《寄怀蒲衣弟》全文
明 / 王鸣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佳]韵

天地无意北风吹小斋。

不因云雁起,那感弟兄怀。

微躯无恙远托渐多佳。

惭愧梅花下,依稀白满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北风(běi fēng)的意思:指寒冷的北风,比喻严寒的天气或环境。

惭愧(cán kuì)的意思:对自己的过失或缺点感到羞愧和内疚。

弟兄(dì xiōng)的意思:弟兄指的是兄弟之间的亲情关系,也可泛指亲密的朋友关系。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微躯(wēi qū)的意思:形容身体虚弱,体弱多病。

无意(wú yì)的意思:没有意识到或没有目的地做某事,不经意的,无意识的。

无恙(wú yàng)的意思:没有受伤或遭受损失,平安无事

依稀(yī xī)的意思:模糊地看到或记得,不清晰或不确切地知道。

远托(yuǎn tuō)的意思:远远地托付、寄托。

云雁(yún yàn)的意思:比喻人们分散在不同地方,相互之间难以联系或团结在一起。

鉴赏

此诗《寄怀蒲衣弟》由明末清初诗人王鸣雷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自然景象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兄弟的深切思念。

首句“天地岂无意,北风吹小斋”,诗人以天地设问,似乎在探寻自然界的深意,北风呼啸,吹拂着简陋的书斋,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深沉的氛围。这一句不仅描绘了环境,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接着,“不因云雁起,那感弟兄怀”两句,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远方兄弟的思念之情。云雁的起落,本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但在诗人眼中,却成为了触发思念之情的契机。没有云雁的起落,他难以感受到对兄弟的怀念之情,这既是对兄弟情谊的深情呼唤,也是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

“微躯幸无恙,远托渐多佳”两句,诗人转而表达对自身健康的庆幸以及对远方生活的期待。尽管身处异乡,但能够保持健康,享受生活中的美好,对于诗人来说是一种难得的幸福。这里既有对现实生活的满足,也有对未来可能遇见的美好事物的憧憬。

最后,“惭愧梅花下,依稀白满阶”两句,诗人将思绪引向了梅花盛开的季节。梅花不仅象征着高洁与坚韧,也常常被用来寄托思乡之情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诗人站在梅花之下,仿佛看到了满阶的白雪,这既是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是内心情感的投射。通过这样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远方兄弟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美好时刻的珍惜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自然景象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兄弟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生活的感悟,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王鸣雷
朝代:明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字东村,又字震生。明诸生。有《空雪楼集》。
猜你喜欢

池上二首·其二

不作太白梦日边,还同乐天赋池上。

池上新年有荷叶,细雨鱼儿噞轻浪。

男儿学易不应举,幽人一友吾得尚。

此池便可当长江,欲榜茅斋来荡漾。

(0)

中秋与诸子果饮

几年今夕一番逢,千古何人此兴同。

酒入银河波底月,笛吹玉桂树梢风。

莫言秋色无多巧,净洗清光也费工。

老子病来浑不饮,如何频报绿尊空。

(0)

早行

垂鞭信马行,数里未鸡鸣。

林下带残梦,叶飞时忽惊。

霜凝孤鹤迥,月晓远山横。

僮仆休辞险,时平路复平。

(0)

绝句·其十

不负三光不负人,不欺神道不欺贫。

有人问我修行法,只种心田养此身。

(0)

杂曲歌辞.少年行四首·其一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0)

赋得夜猿啼诗

桂月影才通,猿啼迥入风。

隔岩还啸侣,临潭自响空。

挂藤疑欲饮,吟枝似避弓。

别有三声泪,沾裳竟不穷。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