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恶(bù è)的意思:
(1).谓不为恶声厉色。《易·遯》:“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程颐 传:“远小人之道,若以恶声厉色,适足以致其怨忿,唯在乎矜庄威严,使知敬畏。”
(2).不坏;不错。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 王凝之 谢夫 人既往 王氏 ,大薄 凝之 ;既还 谢 家,意大不説。太傅慰释之曰:‘ 王郎 , 逸少 之子,人身亦不恶,汝何以恨廼尔?’” 唐 白居易 《雪后早过天津桥偶呈诸客》诗:“紫綬相辉应不恶,白鬚同色復何如?” 鲁迅 《野草·死后》:“在手背上触到草席的条纹,觉得这尸衾倒也不恶。”的见(de jiàn)的意思:指对事物的认识或见解。
东邻(dōng lín)的意思:东方的邻居或邻国。
高秋(gāo qiū)的意思:指秋天的季节非常美好,天空高远而明朗,气候宜人。
何在(hé zài)的意思:何处,在哪里。
江槎(jiāng chá)的意思:比喻行动迅猛有力,决心坚定,不容动摇。
邻家(lín jiā)的意思:指与自己家相邻的家庭,也泛指与自己关系亲近的人家。
青荇(qīng xìng)的意思:形容人年轻貌美。
青精(qīng jīng)的意思:指年轻人勤奋刻苦,精力旺盛。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三江(sān jiāng)的意思:指长江、黄河和黑龙江,代表我国最大的三条河流。也用来形容地理位置重要、水系繁盛的地区。
诗翁(shī wēng)的意思:指有诗才的老人,也指有才华的晚辈。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无涯(wú yá)的意思:无边无际,没有尽头。
仙子(xiān zǐ)的意思:指美丽、出尘脱俗的女子。
小奴(xiǎo nú)的意思:指被人欺负、摆布的人。
斜日(xié rì)的意思:夕阳斜照的时候,指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暗示事物已经到了结束或衰落的阶段。
掩苒(yǎn rǎn)的意思:掩饰、隐藏真相。
真无(zhēn wú)的意思:真实无误,完全没有。
正味(zhèng wèi)的意思:指事物本身的特性或品质,不掺杂其他成分或杂质。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家僮摘槐芽》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生活画面。首句“小奴携筐绿掩苒”,通过“小奴”和“绿掩苒”的槐芽,展现出家童勤劳采摘的情景,以及环境的清新自然。次句“斜日归自东邻家”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家童的归程。
“青精未试仙子诀,泠淘的见诗翁誇”两句,诗人借“青精”(槐芽)未被尝试,暗指其珍贵,而“仙子诀”和“诗翁誇”则寓言了这种食物的高雅与文化价值,仿佛连仙子和诗人都会为之赞叹。
“人间正味竟何在,天地育物真无涯”这两句,诗人感慨大自然的慷慨赠予,认为真正的美味并非奢华之物,而是来自平凡的天地间,如槐芽这样的朴素之物。
最后,“紫莼青荇更不恶,高秋谁泛三江槎”以紫莼和青荇的鲜美,进一步强调了对自然馈赠的欣赏,同时以“高秋泛槎”想象丰收季节的热闹景象,给人以温馨而宁静的田园诗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赞美了家常生活的滋味,同时也寓含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诗别杜安行赴合州守
雁水分携后,悬悬二十秋。
世路少青眼,人生易白头。
况复遭乱离,长怀家国忧。
是中欲倾倒,一面终无由。
君从万里归,访我三日留。
寒灯话平生,尊酒相劝酬。
喜极感今昔,潸然涕将流。
君行驾朱轓,我亦稻粱谋。
努力尽此道,全身早归休。
林泉遵素约,杖屦发清游。
庶几践前言,母俾猿鹤羞。
时升咏雪禁体物矣而彦序复为之取韵尤严勉强攀和
朔风吹空高冈裂,忍冻幽人心似铁。
今朝云色一天同,片片如筛堕浓雪。
影摇寒水照曈昽,声泻黄芦听骚屑。
涧谷凝时麇鹿死,园林压处桑榆折。
乃知造物本均平,高下不论凹与凸。
登临四顾浩漫漫,千村万落青烟灭。
忆昔子卿使匈奴,不拜穹庐何勇决。
漠北酸寒十九年,鬓须脱尽形容薾。
故人今亦在穷荒,高风凛凛皆传说。
鸿雁南来好系书,应念邦家五情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