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步栏(bù lán)的意思:指不加选择地随大流,不思考、不负责任地跟从别人。
桂影(guì yǐng)的意思:桂树的影子,比喻高尚的品质或者高尚的人。
邯郸(hán dān)的意思:指虚妄的梦想或幻想,也可以指不切实际的希望或理想。
栏杆(lán gān)的意思:指用来围住或限制某个区域的栅栏或护栏。也比喻对某个范围或领域进行限制或阻碍。
那堪(nà kān)的意思:指难以承受或忍受某种情况或痛苦。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鹈鴂(tí guī)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美丽而出众。
倚栏(yǐ lán)的意思:倚靠在栏杆上,形容闲适自在的样子。
- 鉴赏
这首《长相思·秋怨》由明代诗人黄鸿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愁怨之情。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主人公在秋夜中的孤独与哀愁。
“倚栏杆。步栏杆。” 开篇以动作描写起笔,主人公独自倚靠在栏杆上,缓缓踱步,通过这一简单的动作,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栏杆在这里不仅是物理上的支撑,也是情感上的寄托,象征着主人公内心的挣扎与寻求安慰的过程。
“鹈鴂三更枝上寒。” 接下来,诗人引入了鹈鴂这一意象,它在三更时分于枝头发出凄凉的叫声,渲染了一种寒冷、孤寂的秋夜景象。鹈鴂的鸣叫,不仅增加了环境的凄美,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哀伤与孤独。
“如何桂影圆。” 这一句转而描绘了月下的桂花树,圆月映照下,桂花树的影子显得格外圆满。然而,在这样的美景面前,主人公却难以感受到一丝喜悦,反而更加深了内心的愁绪。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主人公情感的复杂与矛盾。
“记难难。话难难。” 诗人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通过“记难难”和“话难难”这两句,强调了回忆与言语之间的困难。无论是回忆过去的美好还是试图诉说心中的苦楚,都充满了障碍与痛苦,体现了主人公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那堪清漏唤邯郸。” “清漏”指的是深夜滴答的钟声,它仿佛在召唤着主人公前往梦境,但“邯郸”一词则暗示了梦中的虚幻与现实的分离。这句话表达了主人公在现实与梦境之间徘徊的矛盾心理,以及对现实无法摆脱的无奈。
“啼红烛未残。” 最后,诗人以红烛未尽的火焰作为结尾,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在孤独与哀愁中,尽管外界的物质世界还在继续,但内心的情感却如同即将熄灭的烛光,充满了无力与哀伤。
整首词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深刻地揭示了主人公在深秋之夜的孤独、哀愁与挣扎,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情感洞察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