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若均如子,人应不羡官。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夏 孝 叔 宋 /王 洋 夏 子 曹 分 浅 ,凄 凉 不 喜 看 。星 星 脱 兵 火 ,岁 岁 独 饥 寒 。世 若 均 如 子 ,人 应 不 羡 官 。如 何 闰 月 底 ,怨 泪 亦 阑 干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兵火(bī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的火焰,也指战火、兵戈之间的战争状态。
不羡(bù xiàn)的意思:不嫉妒别人的成功或优点。
赋分(fù fēn)的意思:根据实际情况或者特定标准给予评定或打分
饥寒(jī hán)的意思:指饥饿和寒冷,形容生活困苦,贫困潦倒。
阑干(lán gān)的意思:指没有任何收入或财物,一无所有的状态。
凄凉(qī liáng)的意思:形容景象、声音等给人以寒冷、凄凉、悲哀之感。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闰月(rùn yuè)的意思:闰月是指农历中的一个特殊月份,即在一年中插入的一个额外的月份,通常用来调整农历与阳历之间的差异。
夏子(xià zǐ)的意思:指夏天的儿童,也泛指年幼的孩子。
星星(xīng xīng)的意思:小小的火苗也能引发大火势。形容事物发展初期虽然微弱,但具有无限的潜力。
月底(yuè dǐ)的意思:指时间的最后一天或最后一段时间
- 注释
- 夏子:指夏姓的某个人。
凄凉:悲凉、冷清。
不喜看:不愿意去面对或忍受。
星星:比喻战火中的微弱希望。
脱兵火:逃离战火。
岁岁:每年。
独饥寒:独自忍受饥饿和寒冷。
世若:如果世界。
均如子:都像他一样。
不羡官:不再羡慕做官。
闰月:农历中每四年出现一次,比平常多出一个月的月份。
怨泪:悲伤的泪水。
阑干:干涸,流尽。
- 翻译
- 夏子命运多舛,面对凄凉景象不愿多看。
战争中的星星点点,年复一年他独自承受饥饿和寒冷。
如果世间人人境遇都像他这样,人们就不会羡慕做官。
为何在闰月的最后,他的哀怨泪水也流尽了呢?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洋的作品,名为《寄夏孝叔》。从内容来看,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朋友夏孝叔的关切和同情。
"夏子赋分浅,凄凉不喜看。星星脱兵火,岁岁独饥寒。"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悲观情绪,对朋友遭受的困境表示出深深的忧虑。“夏子”指的是夏孝叔,这里“赋分浅”可能是说他所处的环境艰难,生计维艰。而“凄凉不喜看”则透露出诗人对这种景况的悲哀和不忍直视。接着,“星星脱兵火,岁岁独饥寒”形象地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寒冷,以及年复一年孤独的饥饿感受,这些都是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写照。
"世若均如子,人应不羡官。"
这两句则表达了一种理想中的平等观念,认为如果世界上的困难和痛苦都能像夏孝叔这样平均分配,那么人们就不会再羡慕那些高位的官职了。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社会不公的一种批判态度。
"如何闰月底,怨泪亦阑干。"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朋友在困境中所感受到的深切同情和无法排解的悲哀。诗人问道,在这样的夜晚(“闰月底”),又该如何安慰这份积压已久的怨恨之泪呢?这里,“阑干”形容泪水流得如溪涧一般,强调了内心的痛苦和无尽的哀伤。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谊,还透露出对当时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批判。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山居午睡起弄花三首
数片荷花漾水盆,忽然相聚忽然分。
从教压捺沉盆底,依旧浮来无水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