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义兴作》
《义兴作》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独将长剑倚秋空,不道荆溪亦路穷。

问我姓名惟应马,向人衣袂归鸿

烟蒸晓岫全笼碧,霜入疏林欲变红。

行子已谙摇落意未妨身世墙东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道(bù dào)的意思:不合道理,不符合道德规范

归鸿(guī hóng)的意思:指归程远的大雁,比喻旅游或迁徙的人。

落意(luò yì)的意思:满足心愿,达到心中所想的目标。

墙东(qiáng dōng)的意思:指靠近墙壁的一侧,比喻保守、守旧、不开明的思想观念或态度。

身世(shēn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出身和背景。

疏林(shū lín)的意思:指稀疏的树林,也比喻人际关系疏远、交往少。

未妨(wèi fáng)的意思:表示对某种情况或行为没有什么妨碍,可以不必担心或介意。

姓名(xìng m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姓和名字,用来表示个人身份。

行子(háng zǐ)的意思:指走路的样子,也用来形容行走的方式或态度。

摇落(yáo luò)的意思:指风摇动树木使树叶掉落,比喻事物的变动、衰败。

衣袂(yī mèi)的意思:指衣袖,也用来形容衣袖飘动的样子。比喻人物的声望、威望或影响力。

指归(zhǐ guī)的意思:指明归宿或归属,确定归纳到某种范畴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独自持剑仰望秋空的行者,面对着荆溪尽头的景象,似乎在寻求心灵的归宿。诗中以“马”字暗示行者的身份,通过“衣袂指归鸿”,形象地表达了行者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以及对远方的向往。

接着,诗人通过“烟蒸晓岫全笼碧,霜入疏林欲变红”的描绘,展现了清晨山间云雾缭绕、霜染林叶的美丽景色,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生机的氛围。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隐喻了人生的变幻无常和季节更迭的哲理。

最后,“行子已谙摇落意,未妨身世有墙东”两句,表达了行者虽然面对着万物凋零的景象,但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这里的“墙东”可能象征着某种避难所或心灵的寄托之处,寓意着即使在逆境中,人们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和继续前行的动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行者在自然与人生中的探索与感悟,充满了诗意与哲理的交融。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正之复次前韵作四篇见示是日适登城楼以望江山且阅捷报因赋六章以报之·其五

城楼缥缈俯漳滨,景物依然念昔人。

云出西山天欲雪,风来南浦水生鳞。

四围气象朝朝好,一点阳和处处春。

日暮短篷轻桨急,双鱼应已付溪宾。

(0)

初食荔枝四绝句·其三

堆盘盛喜珠玑满,绕齿乍惊冰雪香。

病酒相如正消渴,不妨时擘绛紬囊。

(0)

初食荔枝四绝句·其二

平昔传闻十八娘,丰肌秀骨有馀香。

今朝亲到芳丛下,应许幽人餍饫尝。

(0)

自天宁迁居城东报国寺

多病维摩祗一床,徙居又复借僧房。

荷花欲吐乍舒药,荔子未丹先有香。

皓月解寻朱户入,南风偏傍北窗凉。

吾年半百行休矣,万事悠悠皆可忘。

(0)

初入潭州二首·其二

昔年假道过长沙,烟雨濛濛十万家。

栋宇只今皆瓦砾,生灵多少委泥沙。

寸心报国浑忘老,四路宣风静不哗。

秪愿吾皇假年月,直从襄汉定中华。

(0)

上元日同王丰甫叶梦授会饮

当年玉辇侍端门,岂意风尘四海奔。

正恐溪山太寥落,也将灯火照黄昏。

月华清切人千里,曲调凄凉酒一樽。

多谢故人相煖热,感时抚事祗销魂。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