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半生(bàn shēng)的意思:指人生的一半时间,比喻经历或经验丰富。
奔驰(bēn chí)的意思:指快速奔跑,形容行动迅速、疾驰的意思。
兵快(bīng kuài)的意思:指行军打仗时军队的速度很快。
而今(ér jīn)的意思:表示现在,目前,如今。
枫宸(f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才出众、才华横溢。
黄金(huáng jīn)的意思:指黄金这种贵重的金属,也可用来比喻非常宝贵、珍贵的事物。
简在(jiǎn zài)的意思:指事物简单而真实存在于当下,意味着事物不需要过多修饰,能够直接呈现出来。
金印(jīn yìn)的意思:指皇帝的印章,也泛指权力和地位。
绝伦(jué lún)的意思:超越一切,无与伦比
溃奔(kuì bēn)的意思:形容人群或动物惊慌失措地奔逃。
塞尘(sāi chén)的意思:形容尘土积聚、不加清扫。
三百(sān bǎi)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或程度非常大。
谈兵(tán bīng)的意思:指没有实际经验或能力,却自以为是能够谈论或评论某种专业领域的事物。
替身(tì shēn)的意思:指代为别人承担责任或代替别人出面的人。
王师(wáng shī)的意思:指帝王的军队,也泛指强大的军队。
伟绩(wěi jì)的意思:指伟大的功绩或卓越的成就。
虚名(xū míng)的意思:指空有名声而无实际才能或成就。
重来(chóng lái)的意思:重新开始,重新尝试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紫塞(zǐ sāi)的意思:紫色的关隘,指险要的关隘或边塞。
纸上谈兵(zhǐ shàng tán bīng)的意思:指只在纸上谈论军事,而没有实际经验或能力。
- 鉴赏
这首诗以“纪某中丞事”为题,由清代诗人张洵佳所作,通过描绘一位名为“某中丞”的官员事迹,展现了其在官场上的辉煌与挫折,以及对国家的忠诚与无奈。
首联“纸上谈兵快绝伦,半生简在恃枫宸”,开篇即以“纸上谈兵”这一典故,巧妙地将“某中丞”的形象置于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暗示其在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卓越才能,同时“半生简在恃枫宸”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在官场中的地位与影响力,枫宸象征着权力中心,暗含其深受朝廷倚重之意。
颔联“虚名早博黄金印,伟绩期清紫塞尘”,承上启下,前句“虚名早博黄金印”描述了“某中丞”凭借其才华与努力,早早地获得了显赫的官位和荣誉,后句“伟绩期清紫塞尘”则展望其未来的功业,期望他能像古代边疆将领一样,建立不朽的功勋,保卫国家的安宁。
颈联“一溃奔驰三百里,重来愧对八千人”,转折处揭示了“某中丞”职业生涯中的转折点,一次失败的战役让他从辉煌跌入低谷,三百里的奔跑象征着他的急切与无奈,而“愧对八千人”则表达了他对未能保护好下属和国家的深深自责。
尾联“中原未复王师烬,殷浩而今有替身”,收束全诗,以中原未复、王师烬败的景象,反映了国家的困境与“某中丞”无力回天的悲哀,同时也借殷浩的故事,暗示了“某中丞”虽有心无力,如同历史上的殷浩一般,最终只能成为时代的替罪羊或牺牲品。
整首诗通过对“某中丞”一生经历的描绘,不仅展现了个人命运的起伏,也深刻反映了时代背景下的政治风云与国家兴衰,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切同情与对国家命运的深沉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巴丘春作
日出洞庭水,春山挂断霞。
江涔相映发,卉木共纷华。
湘戍南浮阔,荆关北望赊。
湖阴窥魍魉,丘势辨巴蛇。
岛户巢为馆,渔人艇作家。
自怜心问景,三岁客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