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垂岩顶石,缨濯洞中渠。
- 翻译
- 暂时离开皇宫的繁华,独自前往偏远的山林居住。
踏入雪地深知远离尘嚣,卧于云间更感世俗空虚。
脚下的岩石顶着石块,帽带在山洞小溪中洗涤。
这里只听得到僧侣的对话,最近归来的人在深谷中潜心阅读。
- 注释
- 暂收:暂时离开。
丹陛:皇宫的台阶,代指皇宫。
独往:独自前往。
乱山:偏远、多山之地。
入雪:踏入雪地。
知人远:意识到与人的距离遥远。
眠云:卧于云间,比喻高远脱俗。
觉俗虚:感受到世俗生活的空虚。
足垂:脚下挂着。
岩顶石:岩石顶部的石头。
缨濯:帽带洗涤。
洞中渠:山洞中的小溪。
只见:只听得见。
僧酬答:僧侣之间的应答。
新归:最近归来。
绝壑书:在极深的山谷中阅读或书写。
-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山居生活的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内心感受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超脱与淡然。在“暂收丹陛迹,独往乱山居”中,“丹陛”象征着朝廷或官场,而“暂收”则表明诗人只是暂时离开了尘嚣的世界。"独往乱山居"显示出一种逃离红尘、隐逸山林的决心。
接下来的“入雪知人远,眠云觉俗虚”则描绘了一种孤寂而超然的情境。诗人在雪中感受到人烟稀少,而在云间睡眠时,对世俗的喧嚣和虚幻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足垂岩顶石,缨濯洞中渠”中的形象,更是将山居生活的孤寂与宁静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的足尖悬挂在岩石之上,而衣带则被洞里的溪流所濡湿,这些细节描写都是对隐逸生活的一种刻画。
最后,“只见僧酬答,新归绝壑书”中,“只见”表明诗人对外界的关注已经非常有限,只是偶尔看到一些佛教徒之间的问候和交流。而“新归绝壑书”则可能指的是诗人从山中归来后,所写下的记录或书信,这里的“绝壑”也许象征着一种与世隔绝的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答陈恭甫前辈
昨枉双鲤鱼,发缄得赠言。
奖借逮末学,誉扬及家尊。
更慨吏道偷,期以古处敦。
树立尚宏毅,一语诚探原。
呜呼利禄徒,字氓何少恩。
所习乃脂韦,所志在饱温。
色厉实内荏,骄昼而乞昏。
岂其鲜才智,适以资攀援。
模棱计滋巧,刀笔文滋繁。
峻或过申商,滑乃逾衍髡。
牧羊既使虎,吓鼠徒惊鹓。
有欲刚则无,此际伏病根。
于传戒焚象,于诗励悬貆。
要在持守固,庶几恻隐寺。
知人仰圣哲,弊吏扶元元。
举错惬舆论,激浊澄其源。
侧闻官方叙,驯致民物蕃。
不才乏报称,循省惭素飧。
但当保涓洁,弗逐流波奔。
三复吉人词,清夜心自扪。
《答陈恭甫前辈》【清·林则徐】昨枉双鲤鱼,发缄得赠言。奖借逮末学,誉扬及家尊。更慨吏道偷,期以古处敦。树立尚宏毅,一语诚探原。呜呼利禄徒,字氓何少恩。所习乃脂韦,所志在饱温。色厉实内荏,骄昼而乞昏。岂其鲜才智,适以资攀援。模棱计滋巧,刀笔文滋繁。峻或过申商,滑乃逾衍髡。牧羊既使虎,吓鼠徒惊鹓。有欲刚则无,此际伏病根。于传戒焚象,于诗励悬貆。要在持守固,庶几恻隐寺。知人仰圣哲,弊吏扶元元。举错惬舆论,激浊澄其源。侧闻官方叙,驯致民物蕃。不才乏报称,循省惭素飧。但当保涓洁,弗逐流波奔。三复吉人词,清夜心自扪。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9267c673fc28a00632.html
禅藻斋观元鲜于伯机草书嵇叔夜与山巨源绝交书卷子
虎林隐吏困学民,风流自拟晋宋人。
晚年裘马气俱敛,落纸具有湖山春。
草书雄壮妙入神,上追米薛下笔亲。
泥中挽车何笔法,亦如舞剑师裴旻。
嵇康《绝交书》最古,七不堪辞山吏部。
抱琴自为鸿飞高,肯向尘埃薄汤武。
柳阴无暑贵客来,不闻不见驱车回。
《广陵散》今遂绝矣,山巨源终安在哉。
右军将军曾属笔,摹本鲜于复其一。
龙腾雨坠奇势存,想见临池心手疾。
同时几辈成烟云,此卷幸迟松雪焚。
六丁雷电取不得,知子守护诚辛勤。
辛勤守护何人识,断楮零缣增太息。
墨池昨夜瘦蛟横,山雨吹窗晚风黑。
《禅藻斋观元鲜于伯机草书嵇叔夜与山巨源绝交书卷子》【清·万光泰】虎林隐吏困学民,风流自拟晋宋人。晚年裘马气俱敛,落纸具有湖山春。草书雄壮妙入神,上追米薛下笔亲。泥中挽车何笔法,亦如舞剑师裴旻。嵇康《绝交书》最古,七不堪辞山吏部。抱琴自为鸿飞高,肯向尘埃薄汤武。柳阴无暑贵客来,不闻不见驱车回。《广陵散》今遂绝矣,山巨源终安在哉。右军将军曾属笔,摹本鲜于复其一。龙腾雨坠奇势存,想见临池心手疾。同时几辈成烟云,此卷幸迟松雪焚。六丁雷电取不得,知子守护诚辛勤。辛勤守护何人识,断楮零缣增太息。墨池昨夜瘦蛟横,山雨吹窗晚风黑。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1667c673fc8a480104.html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