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已屯青霭,泉兼泻碧幽。
高凉信不谬,六月已先秋。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幽雅的山水画卷。首句“树已屯青霭”,以“屯”字生动地描绘了树木在雾气中显得格外苍翠欲滴,营造出一种朦胧之美。接着“泉兼泻碧幽”,泉水在碧绿的山谷中潺潺流淌,更添了几分清幽之感。
“高人于此筑,仙子也曾游。”这两句将读者引入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仿佛是高士在此建造居所,仙子也曾来此游历,增添了神秘与浪漫色彩。接下来,“苇葺团瓢屋,荷藏刳木舟”,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亭周围的自然景致,芦苇编织的小屋,荷叶掩映的木舟,构成了一幅和谐共生的画面。
最后,“高凉信不谬,六月已先秋。”高凉之地,气候独特,即使在炎热的六月,也能感受到秋天的凉爽,这不仅是对地理环境的赞美,也暗含了对李曰辅山亭所在之地独特魅力的肯定。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文情感的巧妙融入,展现出了一种宁静致远的意境,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中的世界,感受到了大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存之美。
望云中,见真人,驾两赤龙乘飙轮。
邀仙舆,祈长年,赐我灵药一玉柈。
服神丹,忽飞升,手排阊阖登紫清。
谒木公,朝寥阳,爵以上卿佩琼章。
建赤幢,握神符,山海百灵为前驱。
驱百灵,寿万千,天地虽老我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