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郊别业用前韵·其六》
《东郊别业用前韵·其六》全文
明 / 孙承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掩户青春静,焚香斗室虚。

地留高士宅,天锡野人居。

自喜迂慵称,惭于礼法疏。

行藏有命,莫问道非欤。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斗室(dǒu shì)的意思:斗室指的是一个狭小的房间或空间。在成语中,斗室常常用来形容某个地方狭小拥挤,人多而空间有限。

焚香(fén xiāng)的意思:燃烧香烟以表示敬意或祈祷

高士(gāo shì)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高深学问的人。

礼法(lǐ fǎ)的意思:礼貌和法律规定

青春(qīng chūn)的意思:指年轻的时期,也指年轻人的朝气和活力。

天锡(tiān xī)的意思:指上天赐予人的特殊恩赐或福利。

问道(wèn dào)的意思:指探求真理、追求道德、智慧的行为。

行藏(xíng cá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行为表现。

野人(yě rén)的意思:指行为举止粗野、不合群的人。

有命(yǒu mìng)的意思:指命运不可抗拒,表示无法改变的命运安排。

自喜(zì xǐ)的意思:自我陶醉,自得其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者在东郊别业的生活状态与心境。诗人通过“掩户青春静,焚香斗室虚”两句,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心灵得到了净化。接着,“地留高士宅,天锡野人居”则表达了对高洁之士的敬仰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暗示了诗人追求的是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自喜迂慵称,惭于礼法疏”两句,透露出诗人对自己生活方式的自我满足与对传统礼法的某种疏离感。他似乎对自己的悠闲自在感到满意,但又对未能完全遵循社会规范而感到一丝愧疚,这种矛盾的心态,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最后,“行藏俱有命,莫问道非欤”则是诗人对命运的深刻理解与豁达态度的体现。他认为人生的进退、选择都自有其定数,无需过分追问是非对错,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自然与命运的独特感悟,以及在现代社会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普遍人性。

作者介绍
孙承恩

孙承恩
朝代:明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其十六乙巳九月寿城获捷,和傅山父凯歌韵

壁垒壮西塞,形势古州来。

九重庙算经远,边隙肯轻开。

整顿金城千仞,遮护风寒数处,蛇豕敢当哉。

惆怅倚长剑,扫未尽烟埃。骑连营,桥列栅,木成排。

老酋鱼釜视我,孰与障吾淮。

横槊冲围四出,北府牢之何勇,新进喜多才。

老子可归矣,击壤乐春台。

(0)

水调歌头·其二十五辛亥中秋和陈次贾,用坡仙韵

万里净无翳,一镜独当天。

老蟾痴兔顽甚,阅世几何年。

任尔炎凉千变,不改山河一色,爽气逼人寒。

何必乘槎去,直到斗牛间。叹常娥,元不嫁,只孤眠。

古今遗恨,不能长似此宵圆。

我有竹溪茅舍,办取金风玉露,一笑四并全。

细和坡仙句,低唱教婵娟。

(0)

水龙吟·其三己亥寿史督相

明堂一柱擎天,眼看黄阁空诸老。

平生方寸、班班四字,诚心公道。

玉帐云旗,金城露布,尚勤征讨。

向淮头蜀口,一时做就,安石传、孔明表。

谈笑妖氛如扫。看整齐、乾坤都了。

衮衣赤舄,归来廊庙,雍容师保。

三相一门,双亲千岁,人间蓬岛。

举黄封,细唱调羹,官梅上、正春早。

(0)

水龙吟·其二和韵

荆州咫尺神州,几番得失孙刘手。

山河天险,东南牖户,钺何轻授。

泪落碑存,鹤归城是,不堪回首。

喜大堤草色,镇长春在,羊与陆、孰能否。

风景依然吾有。柳营深、铁衣闲昼。

摩云胜气,追戎马足,走蜚狐口。

往事纷纷,付之蛮触,相忘庄叟。

有人焉,中夜闻鸡,剑光正烛牛斗。

(0)

过庐山

问讯匡庐几度经,何时袖手摘天星。

世如春梦空头白,山似故人终眼青。

便欲移文寻鹤帐,又还呼渡过鸥汀。

它年学得香山士,定结茅庵入翠屏。

(0)

壬辰过鄂渚简张子直总干·其一

一自檀溪把酒馀,年来夷路浸崎岖。

楼头落日人空老,局面西风事顿殊。

故国山容增黯淡,旧时柳色半荒芜。

草堂想见忧时切,曾赋官军近捷无。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