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游基已废,今至屋皆成。
人出私钱施,僧凭愿力营。
荒凉(huāng liáng)的意思:荒凉指的是地方荒无人烟,景象凄凉寂寞。
年深(nián shēn)的意思:指时间过去的很久,或者某事物经历了很长时间。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塞上(sāi shàng)的意思:指北方边塞地区或沙漠地带。
失主(shī zhǔ)的意思:失去财物的主人,指丢失东西的人。
铁塔(tiě tǎ)的意思:指坚固、稳定、不可动摇的事物或人。
游基(yóu jī)的意思:指人在外地漂泊或游历,以寻求发展或生活的基础。
榆塞(yú sāi)的意思:形容心理困扰,无法释怀。
愿力(yuàn lì)的意思:指人的意愿和力量。
主名(zhǔ míng)的意思:
(1).确定名称、名分。《书·吕刑》:“ 禹 平水土,主名山川。” 孔颖达 疏:“其无名者,皆与作名。”《礼记·大传》:“同姓从宗,合族属;异姓主名,治际会。” 孔颖达 疏:“异姓,谓他姓之女来为己姓之妻,繫夫之亲,主为母妇之名。夫若为父行,则主母名;夫若子行,则主妇名。”
(2).当事者或为首者的姓名。《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意 家居,詔召问所为治病死生验者几何人也,主名为谁。”《后汉书·郎顗传》:“ 恭陵 火灾,主名未立,多所收捕,备经考毒。” 李贤 注:“立,犹定也。时考问延火者姓名未定也。” 清 钱谦益 《春秋论》之一:“﹝ 赵盾 ﹞反而讨贼,则贼之主名 穿 也;反而不讨贼,则贼之主名 盾 也。”
(3).适当的名称、名义。 鲁迅 《坟·我之节烈观》:“他们是可怜人;不幸上了历史和数目的无意识的圈套,做了无主名的牺牲。”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荒凉与沧桑的景象,通过对铁塔和周围环境的描述,展现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开篇两句“铁塔荒凉院,年深失主名”设定了整个氛围,铁塔作为历史的见证,现在却显得孤独而荒凉,反映出一处曾经繁华如今已经失去昔日光辉的地方。
接着,“昔游基已废,今至屋皆成”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时间的变迁。昔日游玩之地,如今只剩下废墟,而当年荒废之处却有了新屋,这种对比强调了历史的轮回和无常。
“人出私钱施,僧凭愿力营”这两句则展现了一种慈善与信仰的力量。在这里,人们通过捐献私房钱财,而僧侣们则依靠信徒的愿望和自己的努力来维持修建。这样的描述不仅反映了宗教信仰在社会中的作用,也体现了古人对精神寄托的追求。
最后,“如何榆塞上,却有未包城”两句,则引出了一个疑问:尽管铁塔院及其周围已经显得荒凉,但为什么还有未被包围的城市存在?这或许在暗示着历史的遗迹与现实的并存,或是对过去与现在关系的一种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示了时间流逝对人世间事物影响的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