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壑闻溪虎,空潭少毒龙。
新竹栽何径,幽岩辟几重。
这首诗描绘了岐岩新寺周边环境的幽静与神秘,以及对修行者生活状态的想象。首句“绝壑闻溪虎”以虎的隐秘活动象征着深山中的孤寂与野性之美,同时也暗示了寺庙所处环境的险峻与远离尘嚣。接着,“空潭少毒龙”则通过潭水的清澈与无害,反衬出寺庙环境的祥和与安全。
“锡飞堪独选,云构可相从”两句,运用了锡杖与云梯的意象,表达了修行者在孤独中寻找自我,同时也能在云雾缭绕的高处与他人共修的愿景。这种孤独与群体的和谐共生,体现了佛教中个人修行与集体悟道的统一。
“新竹栽何径,幽岩辟几重”描绘了寺庙周围竹林与岩石的自然景观,新竹代表新生与成长,幽岩则象征着修行的艰难与坚定。这两句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修行者克服困难、不断前进精神的颂扬。
“山灵关佛性,苟就亦禅慵”最后两句,通过山灵与佛性的联系,表达了对修行者内心世界的关注。山灵象征着自然界的神秘力量,而佛性则是修行者追求的内在智慧与慈悲。即使是在自然环境中,修行者也应保持内心的平静与专注,避免被外在诱惑所困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岐岩新寺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佛教修行的意境与精神追求,强调了自然与修行的和谐共存,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与净化。
楼前山色青如鬟,楼高夜映心斗寒。
推窗纵目纳吟思,倚槛爽气生眉端。
荒烟宿霭迷野甸,古崖怪石横惊湍。
城孤下瞰天蘸碧,日永坐听风鸣銮。
登临独慨城郭是,把酒一酹还三叹。
虽未如元龙高卧之百尺,已不减庾公步月之游观。
又何须黄鹤霄汉之浩渺,亦可想岳阳烟水之弥漫。
岿然独立贺江许,已矣楼中沸歌舞。
胜境无诗亦可羞,谩自檐楹庇风雨。
望云人远迹生尘,祇有江流自今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