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峰夹一径,一径花枕泉。
古寺云生屋,高僧月伴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中僧庙图景,充满了禅意。开篇“千峰夹一径,一径花枕泉”两句,以宏伟的画面展现自然之美:数不尽的山峰如屏风般紧密相聚,而在这些山峰间,却有一条幽静的小路蜿蜒穿行,沿途更有鲜花铺就成床,溪泉潺潺,仿佛是大自然为旅人准备的一席佳肴。
接着“听泉复看花,行到钟山前”两句,诗人不仅用耳朵聆听泉水的声音,更以目光细致观赏路边的鲜花。这些动作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热爱。最后一字“前”,意味着诗人行至钟山之下,预示即将到达寺庙。
“古寺云生屋,高僧月伴禅”两句,则描绘了一个宁静古老的寺院景象:古旧的寺庙被浮动的云雾环绕,如同仙境;寺中的高僧与明亮的月光为伴,专心致志地修行禅定。这里的“云生屋”和“月伴禅”,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末了,“自惭留一宿,匹马又朝天”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宁静环境的留恋与不舍,以及内心深处的一种超脱。诗人对自己在寺中只留下一宿感到自责,但却又不得不骑上孤独的马匹,在清晨的阳光下继续自己的行程,向着天边远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禅意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之地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内心世界的平和与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