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语迎村杂,渔灯拂棹来。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孤帆(gū fān)的意思:指独自行动或独自承担风险。
海潮(hǎi cháo)的意思:比喻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或潮流。
寒漏(hán lòu)的意思:
(1).寒天漏壶的滴水声。 唐 王维 《同崔员外秋宵寓直》诗:“九门寒漏彻,万井曙鐘多。” 前蜀 毛文锡 《恋情深》词:“滴滴铜壶寒漏咽,醉红楼月。”
(2).指寒天的漏壶。 元 萨都剌 《寒夜即事次韵呈许荣达》:“箭刻未移寒漏浅,江声渐少夜潮枯。”
(3).借指寒夜。 唐 钱起 《效古秋夜长》诗:“含情纺织孤灯尽,拭泪相思寒漏长。” 唐 吕温 《早觉有感》诗:“严冬寒漏长,此夜如何其。” 明 文徵明 《新秋夜坐》诗:“病里秋风惊已至,坐来寒漏不禁长。”江浦(jiāng pǔ)的意思:指江南地区的河流和港口,也用来形容繁华热闹的地方。
沙岸(shā àn)的意思:指沙滩或岸边,比喻危险的处境或困难的境地。
系舟(xì zhōu)的意思:指在危急时刻抓住机会,紧急行动,不放过任何可能的希望。
渔灯(yú dēng)的意思:渔灯是指在夜晚渔夫用来引诱鱼群的灯火。比喻用计谋引诱对方上当受骗。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诗人投宿在清江浦的情景。首句“淮水吞江浦”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淮河水势浩大,仿佛要将江边的陆地吞没的壮阔景象。接着,“孤帆晚复开”则点出了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叶孤舟在黄昏时分再次启航的孤独与坚韧。
“树移沙岸转,波逆海潮回”两句,通过动态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动变化。树木随着水流的流动而似乎移动,沙岸也因水位的变化而变换位置;同时,波浪与海潮的逆向运动,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复杂规律,也隐喻了人生的起伏不定。
“人语迎村杂,渔灯拂棹来”描绘了一幅温馨而又略带寂寞的画面。人们在村落中交谈的声音此起彼伏,而远处渔船上摇曳的灯光,随着船桨的划动逐渐靠近,增添了夜晚的神秘与宁静。
最后,“系舟犹未稳,寒漏已频催”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虽然船只还未完全停稳,但时间却已悄然流逝,寒夜的滴漏声不断提醒着时间的紧迫。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充满了深邃的情感和哲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菊乡亭
晋朝徵士种菊处,满地苍云无古今。
漫喜孤亭初结构,每怀高节此登临。
南山日入输佳气,北阙天长驰寸心。
瞻眺徘徊徒感慨,清风帘底坐鸣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