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逢裨灶言何益,自断虞翻相己屯。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称臣(chēng chén)的意思:指一个国家或个人向另一个国家或个人表示服从和臣服。
华发(huá fà)的意思:指头发变白,象征年老。
颉利(xié lì)的意思:指能够超越常人,迅猛突进的意思。
今年(jīn nián)的意思:指当前这一年,即指现在或最近的一年。
灵均(líng jūn)的意思:灵巧聪明,才智出众。
且喜(qiě xǐ)的意思:表示暂时满足,不再追求更多。
岁星(suì xīng)的意思:指岁月流转,时光荏苒。
太上(tài shàng)的意思:指最高的、最尊贵的。
同寅(tóng yín)的意思: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也指同辈或同龄的人。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 注释
- 太上:指道德高尚的人。
灵均:屈原的字,这里代指古贤人。
骎骎:形容马跑得快,引申为迅速。
斗槎:古代想象中的木筏,用于星际旅行。
星弁:星冠,古代官员的帽子。
玷:玷污,这里有不和谐之意。
裨灶:传说中的占卜者,能预见未来。
虞翻:东汉学者,以善解《易经》著称。
岁星:古人认为木星代表吉祥,此处指岁运。
宋分:古人以星宿划分地域,宋分指宋地星空。
颉利:唐朝时突厥的首领。
- 翻译
- 不必向高人求教屈原,满头白发已到这时刻。
即使乘坐宇宙飞船也无法远游询问,一同为官的同事间难免有瑕疵。
纵然遇见像裨灶那样的智者,他们的建议也无济于事。
幸好岁星照耀着宋地,预示今年敌酋颉利必定会臣服。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所作,标题为《甲午淮幕和萧应父赠郑允蹈韵(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中充满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与祝愿。
“休从太上问灵均”两句,是说不要去询问那些高深莫测的事物,而是应该关注眼前的现实和人间的情谊。这里的“灵均”可能指的是天上的星宿,也可能是一种比喻,代表难以触及的远方。
“华发骎骎及此辰”则描绘了诗人当下的心情,头发花白,时光匆匆,到了这个时候。这里的“骎骎”形容头发的花白,也表达了一种时代流逝、年华老去的情感。
“万里斗槎难远问,一时星弁玷同寅”这两句,诗人表示即使是相隔万里的距离,也难以通过询问来了解彼此的情况。这里的“斗槎”指的是天上的北斗星,常用来比喻方向和导航,而“星弁”则可能是对夜空中繁星点点的描绘。
接下来的“纵逢裨灶言何益,自断虞翻相己屯”表达了诗人即使偶尔遇到可以交流信息的人,也觉得没有多大的意义。这里的“裨灶”可能是指偶然的机会,“虞翻”则是一种比喻,意味着即便有交流也不易达到心意相通。
最后两句“且喜岁星临宋分,今年颉利定称臣”,诗人表达了对朋友能够在这个年头中获得好运、平安的祝愿。这里的“岁星”可能指的是每年的吉祥之星,“临宋分”则是说这种吉祥降临到特定的地区或集体,而“颉利定称臣”表达了一种稳固和顺服的状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宇宙、时间流逝以及人际关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彼此能够安稳平静生活的美好祝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拟束皙补亡诗·其一南陔
南陔有兰,言采其英。谁无父母,可忘所生。
菽水承欢,怡色柔声。匪我之享,惟德其馨。
南陔有兰,言采其芳。我瞻我依,父母在堂。
槃匜滫瀡,非敬奚将。淑慎尔正,则笃其庆。
翩翩者乌,反哺于慈。人不如鸟,具体何为。
椎牛罔及,鸡豚逮时。孝思不匮,歌以永之。
惜红衣.用白石体题吴湖帆所藏七姬权厝志旧拓
雾锁寒琼,烟消紫玉,恨萦幽穸。
姊妹花残,余姿洒倾国。
同归白首,应愧煞、齐云楼客。狼藉。
盈纸梦痕,抵沙场埋碧。山河再易。
萧史青门,哀歌感重拍。南宫往矣碎墨。重千璧。
恨缺舞鸾收影,写照沁园春色。
好墨华长伴,千里夜台岑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