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以感为名,可见天地情。
《感山十咏·其三感山》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作(bù zuò)的意思:不做,不从事某种行为或活动
见天(jiàn tiān)的意思:每天都能见到,形容非常频繁、经常发生。
可见(kě jiàn)的意思:明显可见,可以看到或察觉到
来自(lái zì)的意思:指事物的来源、起源。
松声(sōng shēng)的意思:指松树风吹时发出的声音,比喻文人雅士的吟咏声音。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万籁(wàn lài)的意思:形容声音非常嘈杂,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
- 翻译
- 这座山以其能感受情感而得名,显示出天地之间的深情厚意。
万物寂静无声,只有清风从松林中吹过,带来自然的声音。
- 注释
- 山:指代具有情感感知能力的山。
以:因为。
感:感受。
名:命名。
天地情:天地之间的感情或大自然的情感。
万籁:各种声音,一切自然界的声音。
恬:安静,平静。
不作:没有发出。
风:自然界的风。
自:来自。
松声:松树发出的声音。
- 鉴赏
这首诗名为《感山十咏(其三)感山》,是宋代诗人姚勉所作。诗中通过描绘山之命名源于感受,展现了天地之间的深情厚意。"万籁恬不作"一句,静谧之中没有一点声音,暗示了山中的宁静与祥和。最后"风来自松声"则以松林间自然的风声作为山的低语,寓言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力量。整首诗以简练的笔触,传达出对山水之间和谐共生的赞美,以及人与自然的深深共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