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松拿石出,好鸟傍人飞。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赠 彦 先 宋 /李 处 权 此 地 堪 营 屋 ,何 山 更 採 薇 。怪 松 拏 石 出 ,好 鸟 傍 人 飞 。衰 相 年 来 见 ,幽 寻 乱 后 稀 。郎 君 似 冰 玉 ,令 我 亦 忘 归 。
- 翻译
- 这里适合建屋居住,哪座山更适合采摘薇菜。
奇特的松树从石头中生长出来,美丽的鸟儿在人们身边飞翔。
近年来,我见到的衰败景象越来越多,战乱之后的宁静探索变得稀少。
你像冰清玉洁的公子,让我流连忘返。
- 注释
- 此地:这里。
堪:适合。
营屋:建屋居住。
更:更进一步。
采薇:采摘野菜(古代隐士生活象征)。
怪松:奇特的松树。
拿石出:从石头中生长出来。
好鸟:美丽的鸟儿。
傍人飞:在人们身边飞翔。
衰相:衰败景象。
年来见:近年来见到的。
乱后:战乱之后。
稀:稀少。
郎君:公子。
冰玉:冰清玉洁。
令:让。
忘归:忘记回家。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片宁静而又不失野趣的自然风光。在这片适宜搭建住所的地方,山川间有薇草可采。松树形态古怪,像是拿着石头,而鸟儿则亲近人飞翔。诗人感叹岁月匆匆,不久前还常见到某位朋友,如今却在乱世之后变得难得一见。那位友人的仪表如同冰清玉洁,让诗人也随之忘记了归途。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友情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同时也流露出时代动荡下难得的朋友之珍贵。语言简洁而蕴藉,意境清新而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黄龙清老三首
风前橄榄星宿落,月下桄榔羽扇开。
静默堂中有相忆,清江或遣化人来。
和陶答庞参军三送张中。
留灯坐达晓,要与影晤言。
下帷对古人,何暇复窥园。
使君本学武,少诵《十三篇》。
颇能口击贼,戈戟亦森然。
才智谁不如,功名叹无缘。
独来向我说,愤懑当奚宣。
一见胜百闻,往鏖皋兰山。
白衣挟三矢,趁此征辽年。
和陶连雨独饮二首
平生我与尔,举意辄相然。
岂止磁石针,虽合犹有间。
此外一子由,出处同偏僊。
晚景最可惜,分飞海南天。
纠纆不吾欺,宁此忧患先。
顾引一杯酒,谁谓无往还。
寄语海北人,今日为何年。
醉里有独觉,梦中无杂言。
和陶王抚军座送客再送张中。
胸中有佳处,海瘴不能腓。
三年无所愧,十口今同归。
汝去莫相怜,我生本无依。
相从大块中,几合几分违。
莫作往来相,而生爱见悲。
悠悠含山日,炯炯留清辉。
悬知冬夜长,不恨晨光迟。
梦中与汝别,作诗记忘遗。
九月十五日,迩英讲《论语,终篇,赐执政讲
绣裳画衮云垂地,不作成王剪桐戏。
日高黄繖下西清,风动槐龙舞交翠。
壁中蠹简今千年,漆书科斗光射天。
诸儒不复忧吻燥,东宫赐酒如流泉。
酒酣复拜千金赐,一纸惊鸾回凤字。
苍颜白发便生光,袖有骊珠三十四。
归来车马已喧阗,争看银钩墨色鲜。
人间一日传万口,喜见云章第一篇。
玉堂昼掩文书静,铃索不摇钟漏永。
莫言弄笔数行书,须信时平由主圣。
犬羊散尽沙漠空,捷烽夜到甘泉宫。
似闻指挥筑上郡,已觉谈笑无西戎。
文思天子师文母,终闭玉关辞马武。
小臣愿对紫薇花,试草尺书招赞普。
《九月十五日,迩英讲《论语,终篇,赐执政讲》【宋·苏轼】绣裳画衮云垂地,不作成王剪桐戏。日高黄繖下西清,风动槐龙舞交翠。壁中蠹简今千年,漆书科斗光射天。诸儒不复忧吻燥,东宫赐酒如流泉。酒酣复拜千金赐,一纸惊鸾回凤字。苍颜白发便生光,袖有骊珠三十四。归来车马已喧阗,争看银钩墨色鲜。人间一日传万口,喜见云章第一篇。玉堂昼掩文书静,铃索不摇钟漏永。莫言弄笔数行书,须信时平由主圣。犬羊散尽沙漠空,捷烽夜到甘泉宫。似闻指挥筑上郡,已觉谈笑无西戎。文思天子师文母,终闭玉关辞马武。小臣愿对紫薇花,试草尺书招赞普。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6967c68e6f7c1f0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