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误百里贱,徒惜年志衰。
愧彼褒崇过,感此歧路悲。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城阙(chéng què)的意思:指宫殿和城楼,用以比喻宏伟壮丽的建筑。
踌躇(chóu chú)的意思:犹豫不决,心中有所顾虑
储宫(chǔ gōng)的意思:指储存智慧、才能等的地方,也比喻脑袋。形容人聪明才智出众。
端闱(duān wéi)的意思:指高官显贵的门前,比喻权力、地位高的人的家庭或身边。
敷藻(fū zǎo)的意思:指修饰文章的辞藻华丽,使其更加精美。
俊德(jùn dé)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才华出众。
恋慕(liàn mù)的意思:对某人或某物深深地喜爱、追求。
南畿(nán jī)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都城南京,也用来比喻国家的首都或重要城市。
栖迟(qī chí)的意思:指人不安定,没有固定的居所,经常搬迁或流连于外地。
歧路(qí lù)的意思:指道路分岔,选择困难,不知道该走哪条路。
这首诗是潘尼在魏晋时期所作的《答杨士安诗》。诗中表达了一种复杂的情感交织,既有对过去的留恋与不舍,又有对未来道路的迷茫与忧虑。
首句“逝将辞储宫,栖迟集南畿”,诗人似乎在告别过去的生活,前往新的地方,这里“储宫”可能象征着过去的荣华或权力中心,“南畿”则可能是新去处的代称。这种辞旧迎新的转折,预示着诗人的生活即将发生改变。
接着“不误百里贱,徒惜年志衰”,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地位和能力的谦逊,以及对于岁月流逝、精力衰退的感慨。这种自省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深刻认识。
“踌躇顾城阙,怨恋慕端闱”两句,诗人回顾过往,心中充满了对曾经权力中心(城阙)的眷恋,同时也羡慕那些仍然处于权力核心(端闱)的人们。这种情感的矛盾,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俊德贻妙诗,敷藻发甭徽”则是对友人杨士安的赞美,认为他的诗歌才华横溢,文采斐然。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欣赏与自信。
最后,“愧彼褒崇过,感此歧路悲”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被过分赞誉的谦虚,以及面对人生选择时的忧伤。这里的“褒崇过”可能指的是外界给予的过高评价,而“歧路悲”则暗示了诗人对于未来道路不确定性的担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复杂情感,以及对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