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英辉丛菊,重露滋其花。
移来秋已深,不饮亦已嘉。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风沙(fēng shā)的意思: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
霁色(jì sè)的意思:霁色指的是天空在雨后放晴时的明亮和清澈的颜色。
来秋(lái qiū)的意思:指事物到了秋天即将结束或衰败的状态。
凭虚(píng xū)的意思:依据虚幻的事物或非实际的情况进行判断或推测。
无风(wú fēng)的意思:形容没有风或者没有风势。
虚檐(xū yán)的意思:指虚假的外表或表面的光鲜,实际上内里空虚无物。
英英(yīng yīng)的意思:形容某人或某物非常英俊、英勇、英气逼人。
玉溪(yù xī)的意思:指美玉和溪水,形容事物美好、优雅。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丛菊在晨露的滋润下绽放的美丽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菊花在深秋的静谧与高洁之美。"英英辉丛菊,重露滋其花",开篇即以“英英”形容菊花的华美,"重露"则点明了清晨露水的丰富,两者结合,营造出一幅清冷而生机勃勃的画面。
接着,“移来秋已深,不饮亦已嘉”,诗人将菊花置于深秋的背景中,强调即便是在没有饮酒的情况下,菊花的美丽也足以令人赞叹。这种不依赖外物的自然之美,更显其内在的高雅与坚韧。
“小槛凭虚檐,山迥无风沙”,进一步描绘了观赏菊花的环境,小亭子、虚檐、远山,以及无风无沙的宁静,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远离尘嚣、清幽脱俗的空间,让人心境平和,更能深刻感受到菊花的静美与超凡脱俗。
“霁色寒未生,此地玉溪家”,最后一句以“霁色”(雨后初晴的景色)和“玉溪家”(如同玉溪般清雅的居所)为喻,不仅赞美了菊花的色泽如玉,更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清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通过对菊花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精神高洁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