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本(bái běn)的意思:指没有任何记录或记载的本子,也用来形容没有经过修改或润色的原始版本。
稻粱(dào liáng)的意思:稻粱是指稻谷和粱谷,泛指粮食。也用来比喻食物、生活等物质条件。
华池(huá chí)的意思:指人物杰出、才华出众。
洁白(jié bái)的意思:非常干净、纯洁无瑕的状态或品质。
昆丘(kūn qiū)的意思:形容人多而杂乱,无法辨认清楚。
来历(lái lì)的意思:指事物的由来、起源。
泥尘(ní chén)的意思:指泥土和尘埃,比喻世俗的纷扰和浮躁的心情。
却归(què guī)的意思:表示事物最终还是回到原来的状态或归宿。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天姿(tiān zī)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或身材出众,具有天然的姿色。
仙经(xiān jīng)的意思:指神仙之道或神仙的经书,也比喻高深的学问或修行的方法。
厌足(yàn zú)的意思:对某种事物感到厌烦,不再感兴趣。
鸳鹭(yuān lù)的意思:鸳鹭是指鸳鸯和白鹭两种鸟的组合,用来形容夫妻之间相互依偎、亲密无间的关系。
- 注释
- 怜:喜爱,欣赏。
洁白:形容事物纯净无暇。
纵:即使,纵然。
稻粱:泛指食物,这里代指世俗生活。
昆丘:古代神话中的仙山。
鸳鹭:水鸟,象征高贵。
- 翻译
- 都喜爱它纯洁的本质,即使身处污垢中,品性也不低下。
更何况是在饱食稻粱的日子里,更想找个清闲时光回归自然。
它的踪迹融入诗歌雅韵,名声连神仙经书也广为流传。
它应该来自那神秘的昆丘山,曾与高贵的鸳鸯鹭鸟在华丽的池塘相伴。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物外、不为世俗所动的高洁精神状态。开篇"共怜洁白本天姿,纵在泥尘性不卑"表明了诗人对纯净本性的赞美和自我坚守,即使置身于污浊之中,也不失其高贵品格。
接着"况是稻粱厌足日,好寻烟月却归时"则写出了诗人对于平淡生活的满足,以及对远离尘世、追求心灵寄托的向往。这里的"稻粱厌足"暗示了一种简单而充实的生活,而"好寻烟月却归时"则表现了诗人对于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望。
下两句"迹参诗雅何年尽,名系仙经四海知"中,"迹参诗雅"可能指的是诗人的作品或行踪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艺术高度,与古代诗人相媲美,而"名系仙经四海知"则表明了诗人的名字和事迹已被世人广泛传颂,成为一种超脱凡尘的存在。
最后两句"应到昆丘指来历,曾陪鸳鹭浴华池"中,"应到昆丘指来历"可能是在暗示诗人将要前往某个仙境或理想之地,而"曾陪鸳鹭浴华池"则是对一段超凡脱俗经历的回忆,或许是一种精神状态的写照,表达了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一种精神自由的生活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高洁品格的赞美,对平淡生活的满足,以及对超然物外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泛西湖
百年岁月此池台,十里云霞镜面开。
青鸟惯含红旆去,小娃频采白莲回。
玉箫吹拂玻瓈国,绣縠穿交金碧堆。
好是太平人自乐,宫车咫尺不曾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