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云香在炉,闻起香何焚。
若云香在鼻,闻减香何熏。
是亦非鼻尘,心乃闻之君。
心清生定慧,定慧生芳芬。
是闻非闻间,何境不氤氲。
泥闻间转碍,香因已离分。
鼻观(bí guān)的意思:用鼻子来观察事物,形容人的眼力敏锐。
得毋(de wú)的意思:得不到,不能得到
定慧(dìng huì)的意思:定慧是指人的思维定力和智慧。它强调通过冷静沉着的思考和深入的学习,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智慧得到提升。
耳根(ěr gēn)的意思:指人的思想基础、根本立场。
发微(fā wēi)的意思:指微小的事情或细微的变化。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迦文(jiā wén)的意思:形容文章或言辞精妙,文采斐然。
戒香(jiè xiāng)的意思:指戒除嗜好或欲望,戒除不良习惯。
离分(lí fēn)的意思:离别分散。
拈花(niān huā)的意思:指轻轻地摘取花朵,比喻对美好事物只停留在外表,没有深入了解或把握。
岂其(qǐ qí)的意思:表示对事物的怀疑、反问或否定,强调事情不会如此简单或轻易。
染薰(rǎn xūn)的意思:指人受到坏影响或染上不良习气。
微妙(wēi miào)的意思:形容事物细小而精致,含有微妙之处,也指事物的变化或情感的微妙差异。
氤氲(yīn yūn)的意思:指烟雾、气体等在空气中弥漫蔓延的样子。
郢斤(yǐng jīn)的意思:指形容物品轻而空虚,不值钱。
云何(yún hé)的意思:用于问询事情的原因或经过。
此诗《题许籀庵茂才心清闻妙香图看子》由清代诗人叶长龄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内心清净之人能闻到微妙香气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心灵与自然的和谐交融。
首句“清心发微妙”,开篇即点明主题,强调内心的纯净能引发出微妙的感受。接着,“如戒香染薰”一句,将内心的清净比作戒律之香的熏陶,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纯净对人精神的正面影响。
“云何耳根事,乃以鼻观闻”则提出疑问,耳与鼻作为感官,为何能相互感知?这引出了对内心世界的探索,暗示了心灵与外界的微妙联系。
“是谁斫其垩,得毋挥郢斤”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探讨了心灵如何被塑造和净化的过程,同时也提出了对技艺与道德修养的思考。
接下来,“岂其耳尘净,鼻尘乃纷纷”对比了内外世界的纯净与杂乱,进一步阐述了心灵净化的重要性。
“若云香在炉,闻起香何焚。若云香在鼻,闻减香何熏”通过假设的方式,探讨了香气与感知的关系,暗示了内心状态对感知的影响。
“是亦非鼻尘,心乃闻之君”指出真正的感知并非单纯依赖于感官,而是由心灵主导的。
“心清生定慧,定慧生芳芬”总结了内心的清净能带来内心的平静与智慧,进而产生美好的情感体验。
最后,“是闻非闻间,何境不氤氲”表达了在感知与非感知之间,任何环境都能充满和谐与美好。
“泥闻间转碍,香因已离分”则指出在感知的过程中,障碍与分离是暂时的,真正的连接在于内心的纯净与外界的和谐。
“拈花破颜笑,为君證迦文”以生动的比喻结束全诗,通过“拈花微笑”的故事,表达了对内心的喜悦与智慧的追求,以及对读者的祝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心灵净化与和谐生活的向往。
蜕仙飞佩流空远,珊珊数声林杪。
薄暑眠轻,浓阴听久,勾引凄凉多少。长吟未了。
想犹怯高寒,又移深窈。
与整绡衣,满身风露正清晓。
微薰庭院昼永,那回曾记得,如诉幽抱。
断响难寻,馀悲独省,叶底还惊秋早。齐宫路杳。
叹往事魂消,夜阑人悄。谩省轻盈,粉奁双鬓好。
虞弦清暑,佳气葱郁,非烟非雾。
人正在、东闱堂上,分瑞祥辉腾翠渚。
奉玉斝,总欢呼称颂,争羡神光葆聚。
庆诞节、弥生二佛,接踵瑶池仙母。
最好英慧由天赋。有仁慈宽厚襟宇。
每留念、修身忱意,博问谦勤亲保傅。
染宝翰、镇规随宸画,心授家传有素。
更吟咏、形容雅颂,隐隐赓歌风度。
恩重汉殿传觞,宣付祝、恭承天语。
对南薰初试,宫院笙箫竞举。
但长愿,际升平世,万载皇基因睹。
问寝日,俟鸡鸣舞拜,龙楼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