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点绛唇.美人颈》
《点绛唇.美人颈》全文
明 / 沈谦   形式: 词  词牌: 点绛唇

捏粉搓香,烟鬟斜亸蝤蛴嫩。绣床垂顿。

半为东风困。不许轻搂,意拗心原顺。低声问。

齿痕偷印。又道多情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许(bù xǔ)的意思:不允许,禁止

齿痕(chǐ hén)的意思:指咬合留下的痕迹,比喻事物之间的关系紧密。

床垂(chuáng chuí)的意思:指人在床上休息或睡眠时,床帏垂下来,表示人们在安宁舒适的环境中休息。

低声(dī shēng)的意思:指说话或呼喊声音很低。也比喻不敢大声说话或表达意见。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多情(duō qíng)的意思:形容人感情丰富,多愁善感,容易动情。

蝤蛴(qiú qí)的意思:指小蝌蚪。比喻年幼或没有经验的人。

声问(shēng wèn)的意思:形容声音高亢,问话有力。

绣床(xiù chuáng)的意思:指女子的婚姻之事,也指女子的婚姻家庭。

烟鬟(yān huán)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的容貌和飘逸的仪态。

鉴赏

这首《点绛唇·美人颈》描绘了一位娇美女子的颈项之美,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肌肤如脂、香气扑鼻的特质。诗人以“捏粉搓香”开篇,形象地勾勒出女子颈间涂抹的细腻粉质与散发的迷人香气,营造出一种温婉而神秘的氛围。

接着,“烟鬟斜亸蝤蛴嫩”一句,运用了蝤蛴(一种幼小的甲壳虫)来比喻女子颈部的柔嫩与娇小,同时“烟鬟斜亸”描绘了女子发髻轻轻垂落的慵懒姿态,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和女性的柔美。

“绣床垂顿”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精致与女子的娇弱,绣床的垂顿暗示了女子在春风中略显疲惫的状态,同时也暗示了她对周围环境的依赖与娇贵。

“半为东风困”一句,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春风吹拂与女子的娇弱联系起来,既表现了季节的变化,也暗含了女子因春日之风而感到的轻微不适或慵懒。

“不许轻搂,意拗心原顺”则揭示了女子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感,一方面她希望得到亲近与呵护,另一方面又因为某种原因(可能是矜持、害羞或是对情感的不确定)而抗拒过于亲密的接触,这种微妙的心理状态被诗人细腻捕捉并表达出来。

最后,“低声问。齿痕偷印。又道多情狠。”这一段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女子与对方之间的互动。女子低声询问,却在不经意间留下了齿痕,这既是亲密行为的痕迹,也是情感流露的象征。同时,她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对方情感的复杂评价——既是多情的,又是狠心的,这种矛盾的情感表达,反映了两人之间关系的微妙与复杂。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女子颈项之美的细腻描绘,以及情感交流的微妙刻画,展现了明末清初时期文人对于女性美的独特审美视角和情感世界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沈谦
朝代:明

(1620—1670)明末清初浙江仁和人,字去矜,号东江子。明诸生。少颖慧,六岁能辨四声。长益笃学,尤好为诗古文。崇祯末,为西泠十子之一。入清,以医为业。有《东江集钞》、《杂说》等。
猜你喜欢

菩萨蛮·其一

陇云暗合秋天白,俯窗独坐窥烟陌。

楼际角重吹,黄昏方醉归。

荒唐难共语,明日还应去。

上马出门时,金鞭莫与伊。

(0)

乐府古题序.古筑城曲五解·其三

丁口传父言,莫问城坚不。

平城被虏围,汉斸城墙走。

(0)

酬张秘书因寄马赠诗

丞相功高厌武名,牵将战马寄儒生。

四蹄荀距藏虽尽,六尺须头见尚惊。

减粟偷儿憎未饱,骑驴诗客骂先行。

劝君还却司空著,莫遣衙参傍子城。

(0)

酬乐天闻李尚书拜相以诗见贺

初因弹劾死东川,又为亲情弄化权。

百口共经三峡水,一时重上两漫天。

尚书入用虽旬月,司马衔冤已十年。

若待更遭秋瘴后,便愁平地有重泉。

(0)

楚歌十首·其九

三峡连天水,奔波万里来。

风涛各自急,前后苦相推。

倒入黄牛漩,惊冲滟滪堆。

古今流不尽,流去不曾回。

(0)

梦成之

烛暗船风独梦惊,梦君频问向南行。

觉来不语到明坐,一夜洞庭湖水声。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