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久衣尘积,行稀径草长。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太 白 无 能 禅 师 唐 /顾 非 熊 太 白 山 中 寺 ,师 居 最 上 方 。猎 人 偷 佛 火 ,栎 鼠 戏 禅 床 。定 久 衣 尘 积 ,行 稀 径 草 长 。有 谁 来 问 法 ,林 杪 过 残 阳 。
- 注释
- 太白山中寺:指位于太白山中的寺庙。
师:指寺庙里的师父。
最上方:最高处。
猎人:指在山中打猎的人。
佛火:佛前的灯火,象征着佛法。
栎鼠:橡树上的老鼠。
定久:长时间静坐。
衣尘积:衣物上积满尘埃。
行稀径草长:僧人行走少,草木生长繁茂。
问法:询问佛法。
林杪:树林的顶端。
残阳:傍晚的夕阳。
- 翻译
- 在太白山中的寺庙里,师父居住在最高的地方。
猎人们偷偷取走佛前的灯火,橡树老鼠在禅床上嬉戏。
长时间静坐,衣物上积满尘埃,僧人行走少,小径上的草都长得茂盛了。
又有谁能来向他求法呢?只有夕阳穿过树林,洒下余晖。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太白的禅师在深山寺中修行的宁静生活。开篇“太白山中寺,师居最上方”两句,设置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场景,让人联想到古代高僧隐居于深山之中的传说。
紧接着,“猎人偷佛火,栎鼠戏禅床”两句,展示了一种自然与宗教和谐共存的情景。猎人偷取寺中供暖的佛火,反映出山中生活的艰辛;而栎鼠在禅师的坐床上嬉戏,则表现了禅师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心境。
“定久衣尘积,行稀径草长”两句,通过对时间静止和外界接触减少的描写,传达出禅师长期修炼、远离尘世的生活状态。衣服上积累的尘土和寺院小径上渐长的野草,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时间的流逝。
最后,“有谁来问法,林杪过残阳”两句,则透露出禅师虽身处深山,但仍有人前来求教。然而,时光匆匆,即便是晚照余晖,也已透过林间的空隙,照亮着寻道之人的踪迹。这不仅表明了禅师的威望,也映射出诗人对禅法的向往和尊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远的意境铺陈,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归于自然的心灵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黄池舟中和全父弟韵
江上平堤堤上路,只轮来往舟沿溯。
林疏风叶坠轻黄,征雁声中秋暗度。
来踏东风归岁暮,佳山好水无重数。
揩摩老眼待冬深,更看霜林排雪树。
岸木稠边屋作邻,港鱼多处鸥成聚。
竿蓑拟欲个中留,却恨冬风催我去。
寿制置夏节使
丙申蚩尤临蜀口,三十年馀遭践蹂。
当时五十四郡全,兵与民财堪著手。
锋旗戊午肆长驱,江北江南分战守。
彫瘵仅存六七州,鸿雁飞鸣狐夜吼。
先生受任势凌兢,仓扁视證亦惊走。
无面馎饦难支撑,将勇兵强民力阜。
前贤用蜀当优游,先生端力排纷纠。
农炊岂暇劝加餐,春风未始一杯酒。
公心只有天地知,虽处艰关安且久。
事不辞难功不矜,节度枢垣亦廉取。
天下都统捧霞觞,先生一人更谁有。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