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爱其身,身屈名乃成。
《嗟哉行》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鸟巢(niǎo cháo)的意思:指鸟类筑巢的地方,比喻人聚居或活动的地方。
秋至(qiū zhì)的意思:秋至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秋天的正式开始,也指事物发展到最高点或最后一步。
人言(rén yán)的意思:指别人的言论、议论。
弱者(ruò zhě)的意思:指力量、地位或能力较强的一方对力量、地位或能力较弱的一方的压迫或欺负。
同一(tóng yī)的意思:相同或一致
众草(zhòng cǎo)的意思:指草木茂盛的景象,比喻众多人才或众多事物。
- 鉴赏
这首诗名为《嗟哉行》,是明代文学家李梦阳所作。诗人以自然景象为喻,阐述了人生的道理。首句“人言高树多风,群鸟巢其颠”,描绘了高树容易招风,成为众多鸟儿筑巢之处,暗示高处不胜寒的道理。接下来,“劲干从来易折,弱者永其年”,强调了柔弱的生命力,即使看似脆弱,却能持久生存,寓意坚韧与低调的重要性。
诗人进一步通过“兰?虽异众草,秋至同一零”来比喻君子,尽管兰?(可能是指兰花)不同于寻常草木,但最终在秋季来临之际也会凋零,暗示君子在困境中也可能面临挑战。最后一句“君子不爱其身,身屈名乃成”,点明君子为了成就名声,有时需要放下自我,忍受屈辱,体现了儒家的修身立德观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借物说理,表达了对人生境遇和品德修养的独到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