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波涛(bō tāo)的意思:形容波浪汹涌澎湃的样子。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城池(chéng chí)的意思:城池指的是城市的城墙和城门,引申为城市的防御力量和稳固程度。在成语中,城池常用来比喻一个人或组织的实力和能力。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鲛人(jiāo rén)的意思:指能够在水中自由活动的人,比喻游泳技术高超的人。
炼石(liàn shí)的意思:将石头炼成金属,比喻通过努力和智慧,将原本不起眼的东西变得非常有价值。
漏天(lòu tiān)的意思:指时间过得很快,犹如水从漏洞中流失一样,无法挽回。
楼阁(lóu gé)的意思:指高大华丽的建筑物,也比喻高层次、高档次的文化事业。
那能(nà néng)的意思:表示事情的发生或结果完全不可能或不可能实现。
桑田(sāng tián)的意思:比喻沧海桑田之变化,形容世事变迁。
蜃市(shèn shì)的意思:蜃市是指虚幻的繁华市场或繁忙的场景。
世界(shì jiè)的意思:指在世界上无人能敌。
遥望(yáo wàng)的意思:远远地看着,期待着或思念着。
尧年(yáo nián)的意思:尧年指的是一个非常久远的年代,也表示非常古老或者是很久远的时光。
禹绩(yǔ jì)的意思:指有很高的政绩或成就。
只有(zhǐ yǒu)的意思:表示仅仅、唯一、只有
- 鉴赏
这首诗名为《哀水祸二首(其一)》,由明代诗人邓云霄所作。诗中描绘了水灾带来的巨大破坏与变迁,以及对历史伟业的追忆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首句“炼石那能补漏天”,以炼石补天的神话故事为喻,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同时也暗示了人类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力感。接下来,“忽看沧海在桑田”一句,运用了沧海桑田的典故,形象地描绘了水灾过后大地的巨变,海变为陆,陆变为海,突显了自然力量的不可预测性和破坏力。
“城池半入鲛人宅,楼阁俄消蜃市烟”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水灾后城市与建筑的残破景象。城池的一部分被海水淹没,成为了鲛人的居所;原本繁华的楼阁瞬间消失在海市蜃楼的烟雾之中,象征着文明的瞬间毁灭与消失。
“遥望波涛思禹绩,允将世界比尧年”则表达了对古代治水英雄大禹功绩的怀念,以及对历史长河的感慨。大禹治水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诗人借此表达对过去辉煌成就的追忆,同时将当前的景象与古代的伟大时代相比较,流露出对时间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
最后,“颓垣处处无馀物,只有荒苔为布钱”两句,描绘了水灾过后的荒凉景象,到处都是倒塌的墙壁,仅有的生命迹象是生长在废墟上的荒苔。这一景象既是对水灾破坏力的直接呈现,也是对生命顽强生命力的赞美,荒苔虽小,却在废墟中顽强生长,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不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比喻,展现了水灾带来的巨大破坏,以及对历史、自然和时间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怀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朱支仓试刑法科
士业读书读律耻,亦不屑至其有以。
男儿奋身自力耳,有足成功奚择地。
诵德科条似流水,笔端端可判生死。
用之自贵勿轻视,赠君饱霜毫锥子,万毫齐力锋颖锐。
庭阴未侧可万字,十问俱通策勋易。
即次风雷星斗位,还取儒科济世美。
更赠一言君我记,终身行之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