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凉宜月犹宜雪,何独行春过此桥。
《石湖行春桥》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石 湖 行 春 桥 宋 /顾 逢 十 里 湖 光 漾 碧 霄 ,山 云 吞 吐 笔 难 描 。宜 凉 宜 月 犹 宜 雪 ,何 独 行 春 过 此 桥 。
- 翻译
- 湖光在十里之外闪烁,映照天际,山间的云雾时隐时现,难以用笔墨描绘。
无论是清凉、月色还是雪花,这里都适宜,为何只有春天走过这座桥才显得特别呢?
- 注释
- 湖光:湖面反射的光芒。
碧霄:形容湖水清澈如天空一般。
吞吐:形容山间云雾的升腾和消散。
宜凉宜月犹宜雪:适宜于凉爽、月夜和下雪的环境。
何独:为什么唯独。
行春:春天行走,指春天经过。
过此桥:走过这座桥。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湖光山色画面。"十里湖光漾碧霄",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写出湖水广阔,波光粼粼,仿佛与天空相接,展现出湖面的浩渺与深远。"山云吞吐笔难描",则通过描绘山间云雾缭绕,变幻莫测,暗示了自然景色的生动与迷人,即使是用笔也无法完全捕捉其神韵。
"宜凉宜月犹宜雪",诗人强调了这座石湖行春桥无论在清凉的天气、皎洁的月色还是飘落的雪花中,都显得和谐而适宜,展现了桥与周围环境的完美融合。最后一句"何独行春过此桥",诗人发出疑问,为何只有春天才特别适合走过这座桥,暗含了对四季更迭的感慨,也表达了对石湖行春桥在不同季节里独特魅力的欣赏。
总的来说,顾逢的《石湖行春桥》是一首寓情于景的佳作,通过对湖光山色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美的深深赞叹和对时光流转的哲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