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登眺(dēng tiào)的意思:指登高远望,眺望远处景色。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江汉(jiāng hàn)的意思:指江河的宽阔和汉水的湍急,比喻宽广的胸怀和奔放的气概。
绝响(jué xiǎng)的意思:指声音消失后的寂静,也比喻事物终结之后的静止状态。
空林(kōng lín)的意思:指树木凋零,森林荒芜,没有生气。
泠泠(líng líng)的意思:形容风声、水声等清脆悦耳。
琴理(qín lǐ)的意思:琴棋书画是指琴、棋、书、画四种艺术形式,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全面修养和才华。
人心(r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天风(tiān fēng)的意思:指正直、公正、无私的风气和作风。
万汇(wàn huì)的意思:指众多的人或事物汇聚在一起。
无闻(wú wén)的意思:没有人知道或听说过
虚籁(xū lài)的意思:指轻微的声音或轻柔的音调。
云涛(yún tāo)的意思:指云彩和波涛,形容气势磅礴、浩大壮丽的景象。
知音(zhī yīn)的意思:知己,好朋友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钟子(zhōng zǐ)的意思:指人才或事物的价值、重要性。
子期(zǐ qī)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儿子或后代。
钟子期(zhōng zǐ qī)的意思:指人们对于时间的精确掌握和合理利用。
-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艾畅的《伯牙台》描绘了一幅古琴艺术与自然景色交融的画面。首句"琴理通万汇"表达了琴音能够传达万物之理,深远而包容。"泠泠含人心"则强调琴声能触动人的内心世界,富有感染力。接下来的"何必钟子期,始可为知音"借用伯牙与子期的典故,指出真正的知音并非必须如子期那样闻名,而是能共鸣琴音的人。
诗中"绝响久无闻,荒台留至今"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和伯牙台的孤寂,它虽曾有绝美琴音,但如今已无声息,只剩下遗迹留存。"寂寞一登眺,日斜江汉深"描绘了诗人独自登台远望的场景,夕阳映照下的江汉显得更加深邃,增添了画面的寂寥感。
最后两句"天风鼓云涛,虚籁生空林"以自然景象收尾,天风吹动云涛,空林回荡着虚幻的琴音,仿佛琴声穿越时空,在大自然中延续,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伯牙台的景色和历史,以及对古琴艺术的赞美,表达了对知音难觅和历史沉淀的感慨,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龙虎台
晨登龙虎台,停骖望居庸。
绝壑閟云气,长林振悲风。
翠华有时幸,北狩甘泉宫。
千官候鸣跸,万骑如飞龙。
帐殿驻山麓,羽葆罗云中。
我行避驰道,弗得穷幽踪。
衣裳倏凉冷,积雾浮空濛。
前山风雨来,驱鞭复匆匆。
桃花山水图为桃源屠启明题
天台山下云无数,山南山北多桃树。
石洞春寒风雨深,落花半逐溪流去。
人间从此识仙家,短棹寻源到水涯。
翠袖乘鸾下明月,玉盘留客进胡麻。
我昔扪萝探幽谷,青精煮饭松边宿。
至今瞳子有神光,细字犹能夜深读。
高人筑屋石溪东,溪山却与天台同。
粉黛含情记幽趣,碧桃流水春溶溶。
六月黄尘汗如洗,独骑瘦马京城里。
忽见新图双眼明,拿舟欲泛沧浪水。
我家只在苍崖颠,白云绕屋清溪连。
他日君能远相觅,看花酌酒春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