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秋 过 钱 塘 江 唐 /贯 休 巨 浸 东 隅 极 ,山 吞 大 野 平 。因 知 吴 相 恨 ,不 尽 海 涛 声 。黑 气 腾 蛟 窟 ,秋 云 入 战 城 。游 人 千 万 里 ,过 此 白 髭 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尽(bù jìn)的意思:没有尽头或没有限制
大野(dà yě)的意思:大野指的是广阔的原野或荒野,也可引申为没有人烟或人迹罕至的地方。
东隅(dōng yú)的意思:指东方的边缘地区。
海涛(hǎi tāo)的意思:指波涛汹涌的大海,也用来比喻声势浩大、气势磅礴的景象或人物。
黑气(hēi qì)的意思:黑气指的是人的心情或气质阴沉、不快乐的状态。
蛟窟(jiāo kū)的意思:蛟窟是指蛟龙的巢穴,比喻恶劣的环境或难以逃脱的困境。
巨浸(jù jìn)的意思:形容巨大的水势涌来,泛指巨大的灾难或困扰。
千万(qiān wàn)的意思:表示强调或劝告,要注意或务必做某事。
涛声(tāo shēng)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如波涛般汹涌澎湃的声音。
游人(yóu rén)的意思:指旅游者、游客;也可指四处游荡、流浪的人。
- 翻译
- 巨大的水域在东方尽头延伸,山脉吞噬了广袤的原野使其平坦。
由此可知,吴国丞相的遗憾并未随着海浪声消逝。
乌云翻腾于蛟龙出没的洞穴,秋云笼罩着战争的城市。
游历万水千山的人们,经过这里,胡须都已斑白。
- 注释
- 巨浸:广阔的水域。
东隅:东方的尽头。
山吞:山脉吞没。
大野:广袤的原野。
吴相:指吴国的丞相。
海涛声:海浪的声音。
黑气:乌云。
蛟窟:蛟龙出没的地方。
秋云:秋天的云彩。
战城:战争中的城市。
游人:游历的人。
白髭:斑白的胡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游人途经钱塘江的景象。开篇"巨浸东隅极,山吞大野平"写出江水浩瀚与周遭山峦的壮观场景,其中“巨浸”指的是钱塘江的大潮,“东隅极”则是说潮水冲刷至极致,而“山吞大野平”形象地表达了山川环绕下的开阔原野。诗人通过这番描写,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
接着“因知吴相恨,不尽海涛声”透露出对历史人物吴相(即春秋时期吴国的宰相伍子胥)的哀思。这里借吴相之恨暗示诗人自己的感慨,表达了对往昔英雄事业的无限感怀和不尽的叹息。
“黑气腾蛟窟,秋云入战城”则转而描绘出一种神秘而又略带威胁的景象。“黑气”、“蛟窟”与“秋云”、“战城”相呼应,营造了一种阴郁而又充满力量感的氛围。这里可能隐喻着某种政治或社会的暗流。
最后,“游人千万里,过此白髭生”则表达了诗人个人对于岁月流逝、时光易逝的感慨。诗人作为一名旅者,在漫长的旅途中见证了时间带来的变化,连自己也变得满头白发,这种对时间无情变迁的描写充满了深刻的人生体验。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景观描绘技巧,更通过历史的回响和个人生命历程的叙述,传达了一种深远而沉郁的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虞城病中遣怀
本作看书室,翻成捣药堂。
心违经岁月,病久怯风霜。
未数囊中帙,先论肘后方。
喜闻临贺守,鼓枻过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