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瓠空瓢苦,炊茶古灶迟。
乱卉颓垣里,骚人易有诗。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博陆祠时所见的秋日荒凉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秋色”、“荒祠”、“悬瓠”、“瓢”、“古灶”、“胡藤”、“汉字”、“残碑”、“乱卉”、“颓垣”,营造出一种古朴而略带凄凉的氛围。
首句“为怜秋色好,三度问荒祠”,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喜爱,不惜多次探访荒废的祠堂,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与向往。接着,“悬瓠空瓢苦,炊茶古灶迟”两句,通过描述祠堂内空荡荡的瓢和炊茶时的缓慢,暗示了祠堂的荒凉与时间的流逝,同时也可能暗喻着某种历史的沉寂或文化的衰落。
“胡藤瘿老树,汉字蠹残碑”则进一步描绘了祠堂周围的环境,老树上缠绕着藤蔓,显得苍老而生机勃勃;残破的碑文上布满了蛀蚀的痕迹,汉字在岁月的侵蚀下逐渐模糊,象征着历史的痕迹在自然与时间的作用下逐渐消失。
最后,“乱卉颓垣里,骚人易有诗”点明了诗人的感受。在杂草丛生、残垣断壁之中,诗人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创作的灵感,仿佛这些景象激发了他的诗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文化变迁的独特感悟。
依然且作住庵看,茆屋三间办不难。
户外莫容千驷马,客床唯置两蒲团。
深林藏虎风长怒,短木支门睡自安。
西北干戈犹未已,偶逢乐土度衰残。
驱车畏火伞,投扇倦风箑。
起行青松径,往就白云榻。
窈窕一壑深,苍苍两崖夹。
玄菟狞爪齿,白龙老鳞甲。
竹树拥青掺,花草霭丛杂。
渺沫洒空岩,冷飙下危峡。
始知忘解带,久坐思御裌。
丹丘逢羽人,瑶琴开宝匣。
古意郁苍茫,秋风淡萧飒。
悲蝉为噫吟,鸣鹤相和答。
岁华坐晼晚,尘路嗟隘狭。
飞仙倘来归,遗我度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