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八还(bā hái)的意思:指还债、偿还欠款。
碧螺(bì luó)的意思:形容事物颜色鲜艳、美丽。
擘面(bò miàn)的意思:形容人的相貌或态度显得非常丑陋或恶劣。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出头(chū tóu)的意思:指摆脱困境、取得成功或脱颖而出,有出人头地的意思。
从教(cóng jiào)的意思:指开始从事教育工作,成为一名教师。
丹霞(dān xiá)的意思:形容山岩色彩鲜艳多变。
覆藏(fù cáng)的意思:指隐藏事物的真相或秘密,暗中保存或保留。
花冠(huā guān)的意思:指人头上戴的装饰物,也比喻最美好的事物。
揭露(jiē lù)的意思:揭露指公开披露真相,使事情暴露出来。
肉髻(ròu jì)的意思:指女子束发成的髻,比喻女子的美好容貌。
如来(rú lái)的意思:佛教中指佛陀,也可用来形容某人具备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特质。
三世(sān shì)的意思:指代三代人,一般用来形容事物的历史悠久或者代代相传。
深密(shēn mì)的意思:形容关系亲密,交情深厚。
四义(sì yì)的意思:指一个词语或成语具有四种不同的含义。
体看(tǐ kàn)的意思:体察、观察、认真看待。
争如(zhēng rú)的意思:争相如此,争先恐后
-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的释德洪所作,名为《余居百丈天觉方注楞严以书见邀作此寄之二首(其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佛教意象和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佛法深入的理解与独特见解。
首句“三世如来尊顶法”,开篇即点明主题,强调了佛法在时间上的永恒性,以及佛陀作为法的尊贵象征。接下来,“覆藏深密碧螺寒”一句,以碧螺山的寒凉景象隐喻佛法的深奥与不易理解,暗示了修行者需要克服重重困难,才能领悟佛法的真谛。
“通身是眼自不见,擘面出头窥更难”两句,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将人比作“眼”,强调了人们往往因为自我局限而难以看到事物的本质,即使试图从侧面观察,也依然困难重重。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类认知局限性的深刻洞察。
“四义仅能分肉髻,八还终恐隔花冠”则进一步探讨了佛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四义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四种正见,而肉髻象征着修行者的成就。八还则可能指八正道,花冠则代表了修行的成果或境界。这两句表达了对佛法精微之处的探索和追求,同时也暗示了修行之路的艰难与复杂。
最后,“争如劈佛丹霞手,揭露从教觌体看”两句,以“劈佛丹霞手”为比喻,表达了诗人希望直接揭示佛法本质的愿望。这里的“劈佛”可能意味着打破常规思维,直击事物的核心,而“丹霞手”则可能象征着一种超凡脱俗的力量。诗人呼吁人们能够超越表象,直接洞察佛法的真谛,从而达到心灵的觉醒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独到理解和深邃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众生能够领悟佛法、实现精神自由的美好愿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