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方通判良翰·其三》全文
- 注释
- 达者:有才华的人。
渊明:陶渊明(东晋诗人)。
挽歌:哀悼死者的诗歌。
新坟:新建的坟墓。
奈愁何:如何消解这愁苦。
鸡林贾客:鸡林国的商人(古代对朝鲜半岛的称呼)。
篇章:文章、作品。
- 翻译
- 才华横溢的陶渊明作自己的挽歌,新建的坟墓只有数尺之高,却怎么也排解不了心中的愁绪。
海外的商人朋友无法询问,他遗留下来的作品还有多少呢?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光朝所作的《挽方通判良翰(其三)》。诗中,诗人以东晋隐士陶渊明自挽歌的典故,表达了对逝去的朋友方通判良翰深深的哀悼之情。"达者渊明自挽歌"一句,暗示了方通判如同陶渊明般豁达,但面对亲人的离世,即使是如渊明这般豁达的人也无法避免悲痛。"新坟数尺奈愁何"则直接描绘了墓地的新鲜痕迹和诗人内心的愁苦,表达了对亡者的怀念和无法排解的哀伤。
"鸡林贾客无从问"一句,鸡林是古代对朝鲜半岛的称呼,此处可能暗指友人海外的名声或交往,诗人感叹已无法向他询问关于他的事迹和作品。"收拾篇章有几多"则是对友人生前著作的追忆,诗人惋惜他的才华可能并未得到充分展示,留下多少遗篇未竟。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情而沉痛的挽歌,通过典故和细节,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过黄俞邰藏书楼作
我生南海愁偏僻,经史之外寡书册。
扁舟遥至金陵城,欲向名家求载籍。
黄君父子世藏书,一室尝开万卷馀。
欲使文章归性命,岂将词赋送君诸。
六经我道非糟粕,天地精神于此托。
一画能令日月开,古圣神明必有作。
君家易疏几青箱,借我无嫌岁月长。
卦外始能知太极,图中亦可得羲皇。
君今继述从何始,应徵未与先朝史。
文献无稽是此时,春秋有志惟君子。
秦淮水长连青溪,三月河房柳向西。
欲邀雪客同挥管,吾学诸编更整齐。
我且浓磨方氏墨,殷勤花下为君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