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罗两峰罗汉卷四绝句·其三》
《罗两峰罗汉卷四绝句·其三》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变相消沈道子吴,贯休刻画梦中图。

谁知妙笔花之寺,别具炉锤鍊鬼狐。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笔花(bǐ huā)的意思:指写字或绘画时行云流水般的自如和熟练。

变相(biàn xiàng)的意思:指事物表面上看似不同,实际上是同一种或相同性质的变化。

锤鍊(chuí liàn)的意思:用锤子锻炼铁块,比喻通过长期努力和磨炼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刻画(kè huà)的意思:通过描绘、描述来表达事物的特点和本质。

炉锤(lú chuí)的意思:指炉火炙烤的铁锤,比喻经受烈火的锤炼,使人坚强有力。

梦中(mèng zhōng)的意思:指在梦中,不真实的情景或境况。

妙笔(miào bǐ)的意思:指写文章或绘画技巧高超、独到的才能。

消沈(xiāo shěn)的意思:消沈指心情沮丧、情绪低落。

鉴赏

此诗《罗两峰罗汉卷四绝句(其三)》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变相消沈道子吴,贯休刻画梦中图”两句,描绘了罗两峰罗汉画卷的独特艺术风格与创作灵感。前句“变相消沈道子吴”,以“变相”指变化的相貌或形象,暗示罗两峰的画作在传统与创新之间游走,融合了道子吴(即唐代画家吴道子)的风格,但又不完全拘泥于传统,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后句“贯休刻画梦中图”,提到贯休(五代十国时期画家),强调罗两峰的画作如同梦境中的图像,充满了超现实的想象力和梦幻般的色彩,通过细腻的刻画展现了非凡的艺术境界。

接下来,“谁知妙笔花之寺,别具炉锤鍊鬼狐”两句进一步揭示了罗两峰画作的深邃内涵与独特之处。前句“谁知妙笔花之寺”,以“妙笔”形容罗两峰的绘画技巧高超,而“花之寺”则象征着画作中蕴含的禅意与自然之美,暗示作品不仅技艺精湛,更蕴含了深刻的精神追求和审美情趣。后句“别具炉锤鍊鬼狐”,运用比喻手法,将罗两峰的画作比作炉火中精炼出的鬼狐,既表达了画作中对人物或动物形象的精细刻画,也暗含了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对内心情感与外界世界的深刻洞察与提炼,展现出其作品的独特性和深邃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罗两峰罗汉卷的赞美,不仅高度评价了其艺术成就,还巧妙地融入了禅宗思想与自然哲学,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艺术与精神世界探索的深度思考。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题冷载阳小景四首·其三

宫商初不解,敢谓无知音。

欲得林中趣,泠泠弦上心。

(0)

二月三日刘侍御子敏巡广西便道归省能言在蜀小儿为所知者荐之朝吏部已遣使召之赋此寄示

绣衣持斧日边来,语我天官召汝回。

好竭臣忠思报本,重烦圣虑自抡才。

书缄先寄彭城便,舟下休忘滟滪危。

长念初离偏去远,从今咫尺是蓬莱。

(0)

得胡本书并佳作末示诸贤动静次韵奉酬并呈胡谦□陈涣·其一

书札高秋至,开缄累十行。

诗疑陶处士,字比汉中郎。

鸿雁来何晚,鹍鹏意甚长。

诸贤半零落,此去倍堪伤。

(0)

樵隐

卜宅兹山阿,取适樵采间。

筋力岂不劳,宠辱奚由干。

拾药涧底行,振衣林下还。

一饭施然卧,始识予心安。

(0)

登香山寺

路入香山更逶迤,子鱼潭畔苇花陂。

鸬鹚水阔怜双影,鹪鴳风微恋旧枝。

白屿月明渔笛起,碧汀潮打画船移。

幽心惟许山僧会,槛外催春柳自垂。

(0)

送陈宗舜直指入朝

野棠春尽发江城,飞旆看君入汉京。

花里鸣珂骢马去,日边持斧绣衣行。

烽烟远塞逢多事,慷慨中朝起大名。

海上穷交何所赠,燕山一片白云情。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