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处法(chǔ fǎ)的意思:
安排;处理。《三国志·吴志·吕岱传》:“ 孙权 统事, 岱 诣幕府,出守 吴 丞…… 岱 处法应问,甚称 权 意。”《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 王氏 道:‘妾身患难之中,若是师父有什么处法,妾身敢不依随?’”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媚座》:“[副浄]: 田漕臺 是老相师的乡亲,被他羞辱,所关不小。[浄]:正是,等他来时,自有处法。”
垂垂(chuí chuí)的意思:形容时间的流逝或年龄的增长。
此生(cǐ shēng)的意思:指一生、一世、终身。表示此生的时间范围,强调某种情感或决心将会贯穿整个人生。
荡除(dàng chú)的意思:彻底清除、消除。
独闻(dú wén)的意思:只有自己听到,别人没有听到。
古佛(gǔ fó)的意思:古老的佛像,也用来形容人的品质超凡脱俗。
灭迹(miè jì)的意思:彻底消灭,没有一丝痕迹留下
凭几(píng jī)的意思:依靠、根据、凭借
寝处(qǐn chǔ)的意思:指睡觉的地方或住所。
世相(shì xiàng)的意思:世界的风貌、社会的风气。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相违(xiāng wéi)的意思:相互矛盾,相互抵触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深居简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首句“霜须瘴面老垂垂”以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僧人的外貌特征,霜白的胡须和病态的脸庞,暗示了岁月的无情和生活的艰辛。接着,“瘦搭诗肩古佛依”则进一步刻画了僧人的精神面貌,瘦弱的身体依靠着古佛,象征着对佛教的虔诚和内心的宁静。
“灭迹尚嫌身是累,此生永与世相违”表达了僧人对世俗的厌倦和对解脱的渴望。他不愿留痕迹于世间,认为自己的存在是一种负担,希望永远与尘世隔绝,追求心灵的自由和解脱。
“残经倦读闲凭几,幽鸟独闻常掩扉”描绘了僧人日常生活的场景,他疲倦地阅读残缺的佛经,偶尔听到远处幽鸟的鸣叫,门常常紧闭,与外界隔绝,过着孤独而平静的生活。
最后一句“寝处法华安乐行,荡除五十二年非”总结了僧人的人生追求和生活态度。他以《法华经》为伴,寻求内心的安宁和快乐,决心清除过去五十二年的错误和烦恼,表达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自我救赎的坚定信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充满了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实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