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春木兰楫,同至越王乡。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持书(chí shū)的意思:手持书籍,表示读书学习。
狂歌(kuáng gē)的意思:形容心情激动,情感澎湃,欢乐不已。
木兰(mù lán)的意思:指女子扮男装或女子代替男子去从军的事情。
书札(shū zhá)的意思:指书信、文书。
亭长(tíng cháng)的意思:指掌管亭子的人,比喻负责某个地方或事务的人。
渭阳(wèi yáng)的意思:指人的心情或情绪高涨,充满激情。
未央(wèi yāng)的意思:指永远不会结束或终结的状态,也指无穷无尽、无法计算的数量。
为我(wèi wǒ)的意思:为了我
相待(xiāng dài)的意思:互相等待或互相接待
殷勤(yīn qín)的意思:殷勤指对人热情周到,关心体贴,有礼貌和友好的态度。
知己(zhī jǐ)的意思:指真正了解自己、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朋友。
自首(zì shǒu)的意思:主动投案自首,承认自己的错误或罪行。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所作的《送歙人罗子浮山还潨溪兼寄令母舅汪子栗亭》组诗中的第三首。诗中充满了深情厚谊和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首句“为我持书札,殷勤致渭阳”,诗人以诚挚的态度请求友人为自己捎带书信,表达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思念。接着,“明春木兰楫,同至越王乡”两句,预想来年春天,两人将乘坐木兰舟一同前往越王之乡,充满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与憧憬。
“自首此相待,狂歌殊未央”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离别前的欢聚场景,他们开怀畅饮,高歌不息,直到夜深人静,仍不愿散去,表现了深厚的情谊和对相聚时光的珍惜。
最后,“平牛我知己,情是栗亭长”一句,点明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称其为“知己”,并将友人的名字与“栗亭长”联系起来,既是对友人身份的尊重,也是对其人格魅力的赞美。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未来相聚的向往,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真挚而深厚的情谊。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望峨一首寄翰臣学博
玻璃江水摇山绿,千峰万峰排云出。
一夜仙风吹雪来,苍崖千尺削寒玉。
仙人腰绾淩云绶,夜向檐前摘星斗。
朝来爽气满帘栊,妙语天然夺山秀。
我自云间窥凹凸,神随佛现同飞越。
相期明岁杏花天,策杖来攀金顶月。
余于右台仙馆隙地埋所著书汇封之崇三尺立石识之题曰书冢李黼堂方伯桓用东坡石鼓歌韵为作书冢歌依韵和之
我生巳年月在丑,至今已成六十叟。
人间岁月信如流,金乌飞腾玉兔走。
亮无上药驻颓龄,空有虚名挂人口。
黄粱已醒卅年前,青史敢期千载后。
姓名聊可伴阳五,学问翻思傲欧九。
不栽王俭幕中莲,不折亚夫营外柳。
不随市侩逐锥刀,不作枝官博升斗。
惟将青铁砚为田,何必黄金印悬肘。
窃从学海问源流,冀为经畬扫秕莠。
开卷居然自得师,闭门未觉吾无友。
茫茫坠绪拨秦灰,历历方言徵楚■。
少昊氏官辨龙凤,安釐王冢发蝌蚪。
欲證夏鼎窥禹穴,思读商盘问殷耇。
妄冀骊珠自我探,耻为狗盗随人嗾。
此中浅深各有得,亦如衢中置尊卣。
此中疑信每参半,又如问涂向蒙瞍。
只可沿洄水际湄,岂能攀跻山巅嵝。
坐看精力半生空,竟积简编三尺厚。
纷纷摹印遍苏杭,落落赏音问谁甘。
徒令纸价市中高,见说流传海外有。
虽然灾祸到枣梨,或者眉寿颂栲杻。
世人得鼠欲嚇凤,几辈画虎翻成狗。
我从前年赋悼亡,此身嗒然如木偶。
归真有室傍青山,偕老无人同白首。
荷锸参军便可埋,摸金校尉何劳掊。
右台山下一蜗庐,小有丘壑亦可取。
偶营书冢瘗残稿,巧借名山代藏垢。
文冢姑援古人例,墓田能否儿孙守。
萤光雪彩听长沦,泉室夜台期速朽。
为君辛苦和苏诗,自唱挽歌非自寿。
《余于右台仙馆隙地埋所著书汇封之崇三尺立石识之题曰书冢李黼堂方伯桓用东坡石鼓歌韵为作书冢歌依韵和之》【清·俞樾】我生巳年月在丑,至今已成六十叟。人间岁月信如流,金乌飞腾玉兔走。亮无上药驻颓龄,空有虚名挂人口。黄粱已醒卅年前,青史敢期千载后。姓名聊可伴阳五,学问翻思傲欧九。不栽王俭幕中莲,不折亚夫营外柳。不随市侩逐锥刀,不作枝官博升斗。惟将青铁砚为田,何必黄金印悬肘。窃从学海问源流,冀为经畬扫秕莠。开卷居然自得师,闭门未觉吾无友。茫茫坠绪拨秦灰,历历方言徵楚■。少昊氏官辨龙凤,安釐王冢发蝌蚪。欲證夏鼎窥禹穴,思读商盘问殷耇。妄冀骊珠自我探,耻为狗盗随人嗾。此中浅深各有得,亦如衢中置尊卣。此中疑信每参半,又如问涂向蒙瞍。只可沿洄水际湄,岂能攀跻山巅嵝。坐看精力半生空,竟积简编三尺厚。纷纷摹印遍苏杭,落落赏音问谁甘。徒令纸价市中高,见说流传海外有。虽然灾祸到枣梨,或者眉寿颂栲杻。世人得鼠欲嚇凤,几辈画虎翻成狗。我从前年赋悼亡,此身嗒然如木偶。归真有室傍青山,偕老无人同白首。荷锸参军便可埋,摸金校尉何劳掊。右台山下一蜗庐,小有丘壑亦可取。偶营书冢瘗残稿,巧借名山代藏垢。文冢姑援古人例,墓田能否儿孙守。萤光雪彩听长沦,泉室夜台期速朽。为君辛苦和苏诗,自唱挽歌非自寿。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9667c683ea51270739.html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