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弄湘娥佩,竹啼山露月。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黄 头 郎 唐 /李 贺 黄 头 郎 ,捞 拢 去 不 归 。南 浦 芙 蓉 影 ,愁 红 独 自 垂 。水 弄 湘 娥 佩 ,竹 啼 山 露 月 。玉 瑟 调 青 门 ,石 云 湿 黄 葛 。沙 上 蘼 芜 花 ,秋 风 已 先 发 。好 持 扫 罗 荐 ,香 出 鸳 鸯 热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归(bù guī)的意思:不返回;不回来
愁红(chóu hóng)的意思:形容因忧愁而脸色发红。
独自(dú zì)的意思:单独、孤独地。
芙蓉(fú róng)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貌美。
黄葛(huáng gě)的意思:指人有才华、有能力,但因环境限制而不能施展才华。
捞拢(lāo lǒng)的意思:指采取措施或行动,使人或事物集中、聚拢在一起。
罗荐(luó jiàn)的意思:指以巧妙的手段使人上当受骗或陷入困境。
蘼芜(mí wú)的意思:形容草木茂盛、景色美丽。
南浦(nán pǔ)的意思:指江南地区的温暖和繁荣。也形容地方繁华,人口众多。
青门(qīng mén)的意思:指官场政治的入门之处,也可以表示官场的起步阶段。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石云(shí yún)的意思:形容山石峰峦起伏,如云霞一般壮丽。
先发(xiān fā)的意思:先行动,先做出决策或采取行动。
湘娥(xiāng é)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鸳鸯(yuān yāng)的意思:指夫妻恩爱、形影不离的意思。
- 注释
- 捞拢:摇船荡桨。
南浦:南面的水边。
古人送别之地的习称。
芙蓉影:明言荷花,暗喻临浦送别的少妇的艳美姿容。
愁红:被风雨摧残的花。
亦以喻女子的愁容。
湘娥:指湘妃。
即帝舜二妃娥皇与女英。
佩:系在腰间的玉饰。
青门:曲调名。
一说是长安城东南的城门。
石云:山石间通起的云气。
古人认为云气萌生于山石中,所以称石为“云根”,云为“石云”。
黄葛:开黄花的葛草。
葛之一种。
茎皮纤维可织葛布或作造纸原料者。
蘼芜:草名,其叶有香气,七、八月间开白花。
罗荐:用丝罗做的垫褥。
鸳鸯:指鸳鸯形的熏香炉。
- 翻译
- 黄头郎,摇船外出,久久未归还。
一个荷花般的身影在南面的水边,独自伫立,愁容满面。
流水潺潺,像拨弄着湘娥的佩环,竹啼生露,月光布满山涧。
轻拂玉瑟,弹起《青门》曲,山间的云露把黄色的葛花湿染。
白色的蘼芜花开满了沙滩,早来的秋风预告着丈夫即将回返。
为迎接亲人,铺扫罗锦褥垫,还急急忙忙把鸳鸯炉里的熏香点燃。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凄清而又有些许暖意的秋夜景象。"黄头郎,捞拢去不归"中的“黄头郎”可能指的是某种水鸟,它们在水中捕食后便飞走了,不再回来,这句话给人一种孤寂和无常之感。
"南浦芙蓉影,愁红独自垂"则是说荷花的倒影映照在水面上,那些还未凋谢的荷花带着淡淡的哀愁,它们似乎也感受到了秋天的凉意和寂寞。
接下来的"水弄湘娥佩,竹啼山露月"中,“水弄湘娥佩”可能指的是水流轻拂着岸边的石头或是古代女子的玉佩发出的声音,而“竹啼山露月”则形容了竹林间传来的虫鸣声,仿佛在诉说着秋夜的故事。
"玉瑟调青门,石云湿黄葛"一句,"玉瑟调青门"可能是指有人在静谧的夜晚轻弹瑟琴,而“石云湿黄葛”则形容了山间的云雾浸湿了地面的野草和落叶。
"沙上蘼芜花,秋风已先发"中,“沙上蘼芜花”描绘了一种荒凉的景象,而“秋风已先发”则预示着秋天已经来临,带来了凉爽的气息。
最后的"好持扫罗荐,香出鸳鸯热"可能是在说有人在室内享受着被晒干的床褥和被子的温暖,而“香出鸳鸯热”则是形容那种温暖中带来的安逸和舒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秋夜的静谧与孤寂,以及人在这种环境下的情感体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