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常期(cháng qī)的意思:经常,常常的时候
儿时(ér shí)的意思:指人的童年时光,也表示人生经历中美好的回忆。
膏沐(gào mù)的意思:指受到优厚待遇,享受荣华富贵。
功名(gōng míng)的意思:
[释义]
(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构成]
并列式:功+名
[例句]
求取功名。(作宾语)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恍如(huǎng rú)的意思:形容感觉犹如、如同
家人(jiā rén)的意思:指亲属、家庭成员。
看镜(kàn jìng)的意思:指通过照镜子来审视自己,反思自身的行为、言语或态度。
客行(kè xíng)的意思:指客人的出行或旅行。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塞色(sāi sè)的意思:意外的变故可能带来好运
无常(wú cháng)的意思:无常指事物的变化无常、不稳定,常常用来形容世事变幻莫测,人事无常。
远适(yuǎn shì)的意思:远离故乡,到达合适的地方。
坐受(zuò shòu)的意思:坐着接受,被动地承受或忍受。
- 注释
- 客行:旅行。
无常期:没有固定时间。
远适:远方的旅行。
有归:有回归的一天。
家人:家人。
膏沐:沐浴。
垢发:脏乱的头发。
一晞:洗净。
可怜:可惜。
儿时面:小时候的脸庞。
坐受:只能忍受。
塞色:边塞的风尘。
看镜:照镜子。
恍如:仿佛。
失:失去。
功名:功名成就。
定何时:会在何时。
- 翻译
- 旅行没有固定的时间,远方也有回归的一天。
家人准备好沐浴,脏乱的头发希望能洗净。
回忆起小时候的脸庞,如今却只能忍受边塞的风尘侵蚀。
照镜子时仿佛失去了自我,功名成就的日子还会在何时降临呢?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对于归家的渴望和家人对他的期盼。"客行无常期,远适亦有归"表达了游子的不定期旅行和内心对于归宿的向往。而"家人具膏沐,垢发幸一晞"则展示了家人的细心照料和对游子归来的盼望,他们准备了洗头的东西,希望他能早点回来好好休息。
"可怜儿时面,坐受塞色欺"中的“儿时面”指的是年轻时的面颊,这里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外界对内心纯真的侵蚀。诗人通过“坐受塞色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接受与享受,同时也包含了一种无奈和被动的意味。
"看镜恍如失,功名定何时"则是游子在镜中看到自己的模样,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迷茫。"恍如失"形容心境的迷惘,而"功名定何时"则表达了对未来成就的渴望和不确定性。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表现了游子对于归家、时间流逝以及个人成就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