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所作的《海上纪事十四首》中的第三首。归有光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海上的腥风血雨,以及东郊弥漫的战争气息,展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
首句“海上腥风不可闻”,直接描绘了海上战场的残酷与血腥,腥风暗示了战争带来的死亡与破坏,让人难以想象那恐怖的景象。次句“东郊杀气日氤氲”,进一步渲染了战争的氛围,杀气弥漫,如同雾气一般笼罩着大地,预示着战争的阴霾无处不在,令人感到压抑与不安。
接着,“使君自有金汤固”一句,转而赞扬了守卫一方的官员,暗示他们拥有坚固的防御工事,能够保护自己的领地不受侵犯。然而,诗人紧接着提出疑问:“忍使吾民饵贼军!”表达了对官员们在面对百姓安危时,是否真正尽到了责任的质疑。这句话直指人心,强调了保护民众免受战乱之苦的重要性,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反映了诗人对战争的痛恨以及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也对执政者提出了严肃的道德拷问。归有光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想,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反思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台湾土匪纪事
立国有大纲,时势在提挈。
太阿一旁落,皇图四崩裂。
去年□□侵,人心徵固结。
鲁殇执干戈,并儿磨箭筈。
处处争守陴,机械为敌设。
忽闻和议成,金瓯割数缺。
台地在割中,义士皆卷舌。
倾心事皇家,见摈得金玦。
同袍有素心,仇愤无由雪。
况隔天九重,仰首望长觖。
自此人心离,短气失豪杰。
日暗浮霾生,狐狸出躠蹩。
匪人坌牛毛,郊野为草窃。
本非揭竿徒,亦异乘机哲。
不过如骄儿,无父出为孽。
所以民情涣,实由国柄折。
我思此时初,大势未遽跌。
何以枢府臣,国体此嫚亵!
竟将中兴基,欲以偏安列。
柱触共工头,碧呕苌弘血。
我抱杞人忧,闻之肠为热。
路上凄风来,长痛回车辙!
《台湾土匪纪事》【清·洪繻】立国有大纲,时势在提挈。太阿一旁落,皇图四崩裂。去年□□侵,人心徵固结。鲁殇执干戈,并儿磨箭筈。处处争守陴,机械为敌设。忽闻和议成,金瓯割数缺。台地在割中,义士皆卷舌。倾心事皇家,见摈得金玦。同袍有素心,仇愤无由雪。况隔天九重,仰首望长觖。自此人心离,短气失豪杰。日暗浮霾生,狐狸出躠蹩。匪人坌牛毛,郊野为草窃。本非揭竿徒,亦异乘机哲。不过如骄儿,无父出为孽。所以民情涣,实由国柄折。我思此时初,大势未遽跌。何以枢府臣,国体此嫚亵!竟将中兴基,欲以偏安列。柱触共工头,碧呕苌弘血。我抱杞人忧,闻之肠为热。路上凄风来,长痛回车辙!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6667c6e411d3860131.html
乞酒后再借书,与林十郎
古人读书下以酒,胸中云梦吞八、九。
我今爱酒佐以书,举杯好开谈天口。
与君乞酒兼乞书,一编酒难还赵书。
不然倘能为我浇磊块,送归君家百尺楼上悬。
海内梨洲有述作,一部「明夷待访录」。
大名久已雷贯耳,偶睹应能蒙刮目。
名山五岳不能游,奇书一览当九州。
酒兴若浓狂歌起,放声一读天地秋。
茶肆女
山头采茶枝,店前拣茶叶。
女儿对门居,玉臂相交接。
一群如围花,双队成飞蝶。
腰携筼筜篮,手开湘竹箧。
拾茶垂纤指,评茶舒笑颊。
轻重与郎量,往来拖绣屧。
我叹拣茶娘,空自著罗裳。
一身虽云丽,徒为他人妆!
古王敦风化,家家学采桑。
采桑不采茶,女儿长在家。
采茶不采桑,寂寞女儿箱。
女劳不思淫,天上犹七襄。
谁为课豳图,山槲栽满墙?
舍末而求本,衣被在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