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鸟联归翼,秋猿断去心。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赴 使 泷 峡 唐 /张 九 龄 溪 路 日 幽 深 ,寒 空 入 两 嶔 。霜 清 百 丈 水 ,风 落 万 重 林 。夕 鸟 联 归 翼 ,秋 猿 断 去 心 。别 离 多 远 思 ,况 乃 岁 方 阴 。
- 注释
- 溪路:沿着溪流的小路。
日:日渐、逐渐。
幽深:深远、僻静而深远。
寒空:寒冷的天空。
入:映照进、深入到。
两:两侧、两边。
嵚:形容山势高峻。
霜清:霜气清冷。
百丈:极言其长、深或高,此处形容江水之深。
水:江水、河水。
风落:风吹落。
万重:形容数量众多。
林:树林、森林。
夕鸟:黄昏时分的鸟儿。
联归翼:鸟儿们翅膀相连,比喻成群结队地归巢。
秋猿:秋季的猿猴。
断去心:发出断续的哀鸣,表达离别或孤寂之情。
别离:离别、分别。
多远思:思绪万千、产生许多深远的思念。
况乃:何况、况且。
岁方阴:正值阴沉的岁末之季,指一年将尽,天气阴沉。
- 翻译
- 沿着溪边小路渐行渐深,冷冽的天空映照着两侧峻峭的山崖。
霜气清冷,映衬得百丈江水更加澄明,秋风吹过,万千树木落叶纷飞。
黄昏时分,成群的鸟儿振翅归巢,秋日的猿猴发出断续的哀鸣,似有离别之心。
离别之际思绪万千,更何况正值阴沉的岁末之季。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旅途的萧瑟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游子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溪路日幽深,寒空入两嵚。" 这两句开篇便营造出一幅幽深静谧的山谷风光,溪流蜿蜒,阳光被高耸的群山遮挡,只剩下透过缝隙射下的寒冷天光,这种景象让人不禁感受到一种深远而孤寂的意境。
"霜清百丈水,风落万重林。" 接下来,诗人通过霜雪覆盖的清澈溪水和秋风吹过层层叠叠的树林,渲染出一幅秋天深处的静谧图景。霜雪代表了寒冷与纯净,而万重林则让人联想到无尽的深邃。
"夕鸟联归翼,秋猿断去心。" 这两句诗通过描写傍晚时分飞鸟归巢和秋天里哀嚎的猿啼之声,更添了一份寂寞与凄凉。这里的“断去心”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感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别离多远思,况乃岁方阴。"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因长时间的分别而产生的无尽思念,以及在阴冷的季节里这种情绪被进一步强化。这里的“况乃”一词用得甚妙,将个人情感与自然环境巧妙地联系起来,增添了一层深意。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天山谷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以及旅途中的孤独之感。语言简洁而蕴藉,情感真挚而不张扬,是一首典型的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醉蓬莱
记人生乐事,无雨无风,去年重九。
亲结萸囊,更簪花盈首。
老屋东西,乍来胥宇,分岁寒相守。
谢草微吟,陶篱有托,不堪怀旧。
满眼青山绿水,还是景物关情,雉梁三嗅。
南鹊孤飞,绕道旁疏柳。
有梦持螯,对菊幽赏,未笑逢开口。
万里寻声,秋坟诗唱,酹君清酎。
蕙兰芳引
晚树斜桥,毵㲚映、碧流如玉。
恰歌发阳阿,快绝头轻新沐。
竹床自展,残照里、时梳时握。
风弄飘萧影,柳线荷丝相扑。
一笑牵肠,云鬟同梦,几斗芬馥。
奈憔悴潘郎,先有雪花点绿。凤楼人倚,陡惊入目。
向镜台深处,把苍华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