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乌栖曲·其四》
《乌栖曲·其四》全文
明 / 李孙宸   形式: 乐府曲辞

淡月朦胧华烛残,清歌吐气如兰。

莲步未前心不持,秋波微盼许相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淡月(dàn yuè)的意思:指月亮昏暗无光,不明亮的月亮。也用来形容事物的光彩不够明亮,没有光泽。

华烛(huá zhú)的意思:形容非常光明耀眼,犹如烛光般华丽辉煌。

莲步(lián bù)的意思:形容走路轻盈、优雅。

朦胧(méng lóng)的意思:形容事物模糊不清,不够清晰明了。

清歌(qīng gē)的意思:指悠扬动听的歌声,形容音乐美妙动人。

秋波(qiū bō)的意思:秋波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眼神、眼波,通常指女子用眼神示意或勾引男子。

吐气(tǔ qì)的意思:指发出声音、吐出气息等行为。

相知(xiāng zhī)的意思:相互了解并深知彼此的心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的静谧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色、歌声与情感交织的画面。

“淡月朦胧华烛残”,开篇以“淡月”和“华烛残”营造出一种柔和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月光如水般轻柔地洒在大地上,蜡烛的光芒逐渐减弱,暗示着夜深人静的时刻。这种景象为后续的情感表达奠定了基调。

“清歌乍吐气如兰”,紧接着描绘了女子的歌声如同兰花般清新脱俗,仿佛能净化心灵,带来一丝丝清凉与宁静。这里的“清歌”不仅指声音的纯净,也暗喻了演唱者高雅的气质和情感的纯净。

“莲步未前心不持”,诗句中的“莲步”形象地描绘了女子轻盈的步伐,如同莲花般优雅。然而,“心不持”则透露出她内心的某种犹豫或期待,或许是对某人的思念或是对未知的期待。

“秋波微盼许相知”,最后两句通过眼神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细腻之处。女子的眼神轻轻一瞥,充满了期待与渴望,似乎在寻找着能够相互理解与认同的人。这里运用了“秋波”这一意象,既指代了女子的眼神,也象征了深沉的情感与季节的变换,给人以丰富的联想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将夜晚的静谧、歌声的清雅、人物的心理活动以及情感的微妙变化融为一体,展现出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情与美好。

作者介绍

李孙宸
朝代:明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猜你喜欢

杂诗十首·其四

读书虽穷经,学道在穷仁。

经通乃知至,仁得斯成人。

束发吾有志,辛苦今十春。

朝闻可夕死,谁当负斯文。

(0)

竹枝词三首·其二

守近东窗弄玉梭,织成阔幅翠绞罗。

殷勤持赠裁春服,莫遣缠头买笑歌。

(0)

横石口

江水东流猿夜哀,愀无人迹到苍苔。

悬崖唯有千章木,时见猿猕抱子来。

(0)

观后堂秋燕

喃喃若为语,栖栖犹恋巢。

乌衣故乡近,好去莫辞劳。

(0)

过黄州有感

甲郡繁华控上流,郡中多半竹为楼。

楚茆巴橘通王贡,越管秦筝贮客游。

万灶颠危烟久灭,几人离散骨初收。

移船夜读眉山赋,一鹤横江月满舟。

(0)

答右大夫陈静斋诗韵

夔龙接武会风云,珍重麒麟阁上人。

径国正期行素志,读书端不事虚文。

交游有道陈雷在,公论无私贾董存。

预拟暮年寻旧约,草堂下近浣花村。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