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孙廷玉藏李仲宾墨竹》全文
- 注释
- 仲宾:诗人的名字,可能指代某位擅长书法或有才华的文人。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廷玉:另一位人物的名字,可能也是一位尊重正直之士的人物。
正人:品行端正的人。
紫阳虚叟:可能是另一个人物或者一个别号,暗示着智慧和年长。
句:诗句。
两公:指仲宾和廷玉两位。
烱烱:形容明亮有神采的样子,此处表示他们的精神风貌。
- 翻译
- 仲宾笔下吸引君子
廷玉心中尊崇正直之人
- 鉴赏
这是一首书法家对同行的赞美之作。诗人以精湛的笔触描绘出李仲宾墨竹的艺术风貌,同时也表达了对孙廷玉藏画的敬仰之情。
"仲宾笔底招君子",这里的“笔底”指的是书法家的笔墨,用“招君子”来形容李仲宾的书法,是在强调其不仅技艺高超,而且具有君子的品格和风范。这样的书法,不只是技巧上的展示,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传递。
"廷玉胸中敬正人",孙廷玉作为藏画之人,他对待这些艺术作品的态度是非常庄重和尊敬的,用“胸中敬”来形容他内心的敬畏之情。这里的“正人”,不仅指的是品行端正的人,也暗示了孙廷玉对艺术的正确理解和评价。
"更著紫阳虚叟句",诗人继续赞美李仲宾书法,更进一步将其与古代书法名家相提并论。这里的“紫阳”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理位置或是书画家的别号,而“虚叟”则是一种对高僧或道士的尊称,用来比喻李仲宾在书法上的高妙境界。
"两公烱烱见精神",“两公”指的是李仲宾和孙廷玉两人,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内展现出了最高级别的艺术精神。用“烱烱”来形容,既表达了他们技艺上的精湛,也传递了一种热忱和执着。
整首诗通过对李仲宾墨竹书法与孙廷玉藏画态度的描绘,以及将其与古代高僧道士相提并论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这两位艺术家的崇敬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审美观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怀李懋明兼呈王止敬
去年李公初罢官,今年复起行省垣。
横金作翰何桓桓,淮阳不薄都尉权。
出入中外羡才难,胡公不投磻溪竿。
自言臣故从长安,奉职无状乌台端。
城狐社鼠恣般般,一日怏怏归挂冠。
青螺白鹭秋漫漫,心怀报国犹辛酸。
东西南北敢辞艰,会逢王公解浙鞍。
颇言世路多巑岏,时乎感慨心愈閒。
相与怡然乐考槃,君恩浩浩天地宽。